
(照片由作者提供)
「I am the King, I am the New World」聽到這句話,再看看說話人的那張面,我除了感覺他厚顏無恥、井底之蛙外,就沒有其他感想了。
我家先生經常疑惑,你可是中國人呀,怎麼就這樣不支持國家隊。人家揮著國旗,為自己的國家大喊努力、加油,但我呢,每每看奧運就板著臉,為「痛失」第一金而高興、為選手入不了決賽而快樂、為某個失誤在偷笑。
其實在很久以前,我可是極度支持國家隊的。
小時候,跟家人在電視前看奧運,看到李寧那完美的體操英姿,暗暗感到驕傲;後來再看到伏明霞又或郭晶晶的分數被對手迫近,心裡也替她們緊張起來;還有女排、羽毛球、乒乓球、甚至舉重,每個項目我也愛看,真心支持著自己的國家隊。還記得當年新聞報導北京成功申辦奧運時,那種感動、那種興奮,還跟家人說必定要到北京,親身體驗奧運的熱情。
2008的北京奧運,我並沒有如當初所想,走到北京去。奧運前夕,電視播著奧運的特輯,看見記者追訪在場地隨地大小二便的小孩的媽媽;再聽民眾們怎樣爭先恐後地入場、買食物、上廁所。那一刻,我只有一聲冷笑,跟丈夫說,外國人又或北京當局就應該好好包容一下,才幾個小孩隨處小便,有甚麼大不了?不懂排隊嗎?他們可是消費的,沒有他們買門券、買食物,奧運還能夠成功嗎?還要他們花時間排隊,太過分了嗎?
2008年前前後後的奧運,國家隊拿了幾多個奬牌、出了多少個奧運英雄,我一點都不知道,應該說,一點都不想知道。
我不代表所有人,但我相信跟我一樣的大有人在,是甚麼冷卻我們的熱情?是甚麼把我們的心刺破?是甚麼讓我們變得如此冷漠不屑?雖說運動只談精神,不談政治,但在這麼的一個時代裡,原諒我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