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7-31 06:00:00

恒大神功是如何練成的?

分享:

最近市場熱話必數中國恒大(3333)振奮人心的故事莫屬,也驚覺原來身邊竟沒有一位股友「鍊」恒大可以「鍊」到今日,實在令人又癢又妒,雖則吃不到葡萄,但總需弄清事情的脈絡吧。


恒大在2009年底以每股3.5元上市,撇除初段的波動期計,過去6年多以來都以4元為主軸線,事實亦有不少股友都在這價位左近跟恒大結緣,而以去年底止每股資產淨值為3.23元人民幣為基數,折合4元股價的市盈率便為9倍,吸引力跟其他內房股沒多大分別。


好了,到了今年3月底,恒大公布盈利倒退了五成的2016年業績後,人人摒息以待,時又適逢空軍高調群起搜羅狙擊目標,而內地也多番傳出民企因排查出事或涉及違規事件,市場草木皆兵,恒大亦成為想當然的狙擊對象,君子不立危牆下,一般心態當然是先走為妙,這也是散戶被賣甩的第一個普及時段。


其後又發生了甚麼事?首先是集團不斷動用真金白銀大回購,但額度很快用罄之餘,沽軍則在同步大建倉,最高峰期累積沽空達6.43億股,更弔詭的是,大券商報告在這期間偏偏又精神分裂,美銀美林在5月中時還只賦予8.6元的目標,但一個月後已大幅提升到20元,高盛更在同期反潮流將目標降到4.8元,惟恒大股價一方面以升穿7元的第一個歷史新高作回應,同期市場又不斷傳出恒大在內地出事的種種謠言,一切顯得既混亂又反主流,身邊最後一個堅持到這刻的朋友,亦在思緒紛亂下跳車吻別……

adblk6


真相越見明確,原來華置(127)在4月至上周止,共動用了81億元買入恒大6.55億股,意即每股均價高達12.36元,不僅成功抵消了龐大的沽空壓力,更迫使只擅短線操作的空軍,在街貨借無可借下變得無路再逃,結果便上演了這次大挾升的活劇。


鋤D會成員的大劉、純官及幾個香港富豪,加上內地富力地產(2777)大股東李思廉及信義玻璃(868)大股東李賢義帶領的溫州幫,都盛傳是這次挾升活劇的大贏家,但更好炒功則還需配合實在的財技,期內恒大還進行新、舊票據互換的減省債息重組大計,另亦積極為旗下恒大地產引入700億元人民幣資金、以部署回歸A股的搵銀大計,代表著好戲陸續有來。


值得一提者,恒大最新公布的中績盈喜引起了市場大混亂,集團預計上半年的未經審計淨利潤大升兩倍,以去年基數計為213億元人民幣 ,但去年中績扣除永久資本工具持有人及非控股權益計的純利只為20.2億元人幣,以此推算,恒大今年純利最多約140億元人幣,而非市面說到達280億元人幣之譜,意即現價預測市盈率其實已達17倍,吸引力已不見得較其他內房股為大,但在精巧布局的背後,也不一定代表是股價見頂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