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2-01-21 04:30:00
日報

抗戰遺跡

分享:

剛剛過去的聖誕節是香港淪陷80周年紀念日,也是三年零八個月艱苦抗戰的開始。近年來探索抗日戰爭遺跡的熱潮興起,假期行山,除了自然風光,城門水塘探尋醉酒灣防線的地道碉堡、憑吊魔鬼山炮臺的頹垣和隔海相望的鯉魚門炮臺、探秘摩星嶺的兵房,基本上都是18天香港保衛戰的遺跡。但是在香港淪陷期間,中國人並未停止過抗爭,當中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跡在港英時代卻是鮮為人知。

也就是回歸後,東江縱隊和香港居民抗日的事跡才為大眾所知曉,這方面的抗戰遺跡才受到重視。「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是原來的羅家大屋,館裏介紹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和羅家的抗日事跡;南涌羅屋村、鹿頸村、烏蛟騰烈士紀念園,都是規劃中的「沙頭角抗戰文物徑」的一部分。

其實香港有抗日戰爭遺址100多處,與東江縱隊有關的也有30多處。但其中得到妥善保護的很少。蓮麻坑村和礦洞有眾多抗戰遺跡,卻因為過時的禁區條例而讓遊人卻步。

去年底有一批外國人組織名為「復仇者計劃」的民間「考古」行動,在大潭山野間尋找於1945年墜毀的美軍艦載魚雷轟炸機。從新聞報道來看,200人在12天時間裏進行搜索,還用上了金屬探測器。這樣大的動靜不知道有沒有向古物古跡辦事處申請?獲得的飛機殘骸好像也沒有交給政府。而香港的《古物古跡條例》裏清楚列明:無牌照不得進行古物發掘,如發現的古物須隨即向主管當局報告。

adblk6

在山頭尋找飛機殘骸,既沒有開探方、沒有發掘、沒有器物的地層關係;這樣的尋寶行動,怎麼樣都不能稱之為嚴謹的考古計劃。  周五刊登  筆名松花芥子,遊走滬港兩地三十年的香港人,復旦大學考古學博士,從事國際教育、青年創業、文化遺產發展顧問等

抗戰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