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吾さん,最近有否好看的日劇? 有些香港人都問我,為何最近日劇那麼差。其實,我最近幾乎沒看日劇了。原因就是沒有想看的。想看的都是在網上的美國等電視劇或者網上廣播的日本動漫。最近,由動漫、漫畫及小說所改編的電視劇及電影多得很。看了原作後,令人感到還要看真人版電視劇!? 我想,大半作品就被批評真人改壞原作。
這幾年,在娛樂新聞上,沒有日子看不到「爆死」的字彙。這就是指收視低的電視劇,主演演員就被稱作「爆死俳優」。如果演員屬於較強的經紀公司的話,能夠怪責電視台及製作單位。否則,爆死的數據就影響到演員的前途。連續26年飾演主角的觀月亞里莎,今年演出的電視劇《櫻子さんの足下には死体が埋まっている(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僅紀錄平均5.3%的收視率(關東地區),被列為「大爆死」作品之一。日媒報道,因此觀月的「連續27年」的紀錄在此消滅。
該作品不是在今年的最低紀錄。今夏播出的《セシルのもくろみ(Cecile's Plot)》僅獲4.5%,因此沒能播完預期的劇集,提前結束了。主演的是實力派的真木陽子,配角都有吉瀨美智子、長谷川京子及伊藤步等等著名演員。真木在面臨「爆死」的危機之際,在播出期間通過Twitter呼籲粉絲收看,卻沒有幫到。
原因在哪裡? 《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的原作是女性推理小說家太田紫織的同名小說,也編成過同名漫畫及電視動畫。《セシルのもくろみ(Cecile's Plot)》也是著名女性小說家唯川惠的小說改編過來的。內容方面應該不會成為主要原因。不少製作人埋怨網絡抬頭,導致整個電視劇的收視率下降。這也是原因之一。跟1990年代的收視率比較就很明顯。當時的人氣日劇均是超過30%的作品,例如,1991年的《東京愛情故事》及《101次求婚》、還有《一個屋簷下》(1993年)、《悠長假期》(1996年)、《戀愛世代》(1997年)、《GTO》(1998年)等等。
反過來,這幾年,破10%成為是否成功的標準似的,業內人士責怪時代變化。可是,這種藉口都無法完全說服觀眾。2011年播出的《家政婦的三田》以及2013年播出的《半澤直樹》居然破了40%。這個如何說明好呢?
日本的收視率跟香港好不同。廣告公司及電視台共有一家分析收視率的公司。電視台做分析收視公司的股東,就是說,電視台自己報自己的成績。在香港負責這份業務的Nielsen在2000年基本上被這家日本公司踢走日本電視市場。在日本,電視台聯手保護自己的權益,也無法阻止數據下降。我覺得,雖然自己可以紀錄收視率,可是自己無法分析其原因,這是最大的問題吧。
「不要看日劇」引熱議
日居美國監製Dave Spector今春在Twitter上說「不要看日劇」,引起了各種議論。他給了五里霧中的日劇市場啟發。他長年在日本從事電視及電影工作,本人都經常上電視發表意見,可以說他是個很了解日本的人,他說為了日劇的將來,發現寧願發言他的意見值得聽一下。他所指的日劇衰退的原因如下:
1:演員質素差,演出不自然,難以投入劇情。
2:不太講究小道具、演員服裝都有時脫離現實。
3:電視台及藝人經紀公司的關係太密切,只重視業內關係,忽視觀眾存在。
4:製作人士忙於應酬,沒有時間去研究其他好作品,無法進步。
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在這個情況之下,也有能夠獲得好評的作品。這些作品有好劇本,然後如何選出好演員(適合作品的專業演員),不需要每部看到不懂飾演的偶像或模特兒。未出名的演員都可以,只要他們有能力,不關他們屬於哪家公司的演員,給他們機會就好。像Dave Spector所指的那樣,日劇所面臨的問題就在這裡。
我還相信,漫畫也好,小說也好,日本仍有不少好作家可以寫好故事,他們應該可以編成好電視劇。只要把整個製作組的專業水平提高,日劇會有一天能夠重回黃金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