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工作都很辛苦的。然而我也很明白,有些人辛勤的工作,都不會得到甚麼回報,他們會有甚麼感覺。
最近,有朋友跟我說,有些傳媒機構想請一些「駐日記者」,大概是要第一手的日本資訊。而他們開出的條件,大概是一萬港元一個月,每三個月就要回港一次。我心想,即是沒有「工作簽證」的工作吧?
人家如何做,我不在乎,也不介意。只是如果我真的要駐日記者,我就一定會為他申辦工作簽證。
而事實上,我自己也在做監修一個跟日本有關的資訊網站,知道要找「第一手資訊」很不容易。
為甚麼?
佐保小姐,你做了二十多年記者,你應該明白,這個世界不是有口有手就可以做飲食記者,也不是會問問題會寫下問題答案的人都會做採訪。會做記者的人,需要好奇心,需要察言辨色的能力,也需要很在意自己的工作。我的朋友,現在都三十有七了,要是仍留在傳媒圈工作的,不是高層也應該要是高層。他們都說,他們的下屬總不覺得他們做出來的東西,是「屬於自己」的。他們會覺得東西寫出來,有人看是報紙或雜誌的本事。他們不在乎錯字,也不在乎資料的失誤。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的名字,一點也不值錢。
也是需要訓練的
當然,我和你都會知道,好的記者,不只是要跑得快寫得快。鐵腳馬眼神仙肚?不要玩了。甚麼是好資料?甚麼是有用的資訊?甚麼是有趣的被訪者?如何將沒有趣的被訪者變得有趣?也是需要訓練的。
為何現在的飲食文章都不好看?現在的人,會吃食嗎?在乎吃食嗎?你看看,連那些味精米線那種垃圾都有人追捧,你就知一個世代,根本不在乎吃食。
最近有朋友告訴我一個故事。在台灣有一個老伯伯,做陶泥杯子是非常有名的。這個老人家現在八十多了,75歲的時候中風,都不太可以再工作了。但很喜歡我的朋友,所以朋友每次去台灣,都會見見他,跟他聊天。大家用他的陶泥杯喝茶,現在在那些台灣大書店賣得很貴那些紫泥杯子,老伯伯都有很多。老伯伯聊到一半,忽然說:「現在的人很奇怪,他們現在不會分好不好吃,要別人告訴他甚麼才好吃。」
對啊,不是這樣的嗎?我的朋友說他們很愛喝咖啡,但現在流行的甚麼果酸花香甚麼東西,我全都不覺得入流。我只愛喝一些深炒的東西。當那些酸得要死的東西端到我面前,我的朋友說「那些東西很好喝」,我就只會說「這是你覺得好喝的東西,我不覺得」。有些香港的朋友很愛吃香港的拉麵,但我一喝那口湯就知道那是味精水打出來的。就連新聞都揭發了某些麵店有輸入過早陣子在台灣出事的「黑心豬油」,總不明白為甚麼那些東西會被視為好吃。還有,我最不了解的,是某些教人家煮食的網站,可以把絕對不會好吃的東西放在同一食譜(這樣也許叫創意),又或是把絕對不會煮得好吃的調味料放到那道料理之上,然後就被當成是「神級」的煮食達人KOL廣傳。
那已經不是我可以理解的範圍了。
為何總是「必食必買」
佐保小姐,我有時只是覺得,做日本的資訊介紹,總不成告訴人家甚麼是必食必買。我自己寫稿子的時候一定不會。只是香港人需要的,是極端的安全感,他們希望知道甚麼是真的「必食必買」。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有甚麼東西真的是必需要有的?在這個世道,中看的東西,不一定好吃。好吃的東西,不一定中看。正如我的朋友認識的男朋友,那邊夠大的,大多是身材平平的。身材一流的,那邊都只是中等。因為人都知道,他們需要不同的東西為他們加分。我的介紹,大多只是告訴大家,有甚麼東西可以一戰,如果你真的不喜歡,我也沒有所謂。找吃食都不會的人,拍一些資訊,做一些飲食報道,若果真的是沒有工作簽證,那是一件令人很沮喪的事。我不敢叫人家黑心公司,因為再黑心的公司,也會有為他賣命的人。很多人,為了自己相信的事,勇往直前,也是一種日本精神吧?他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