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楊東龍的畫作,猶如看金庸的小說,布局豐富,情節複雜,越看越有發現,步步有驚喜,好抵睇,好襟睇!
小說跟畫作某個程度上很相以,都是說故事。查生的小說好看,因為布局豐富,人物眾多,很會做場景。例如他的白馬嘯西風,一開場就是黃沙滾滾的大漠,幾十人和馬的追逐,一連串wideshot之後再輻射大漠上追逐的男女恩怨情仇。很多改編查生小說的導演都說,金庸小說本來就是最好的電影劇本,因為畫面豐富,不怕你不夠拍,只怕你拍不好。
其實楊東龍的畫作也是本地藝術圈的金庸小說,畫作的局限比小說大,它最多是三聯,二聯畫,可以說的內容一定比文字局限。但楊東龍的本事就是透過空間的處理,帶領觀眾穿梭不同空間,一張畫,觀眾竟然可以有「遊走」的感覺,一個視覺一個空間,下一個視覺就進入了另一個空間。
在他最新的一個展覽「兩.個.展II——橫睇掂睇」再一次展示他構圖,玩弄空間的功力。7張作品,一張我特別喜歡的「今天應該……高興」生動地描繪了一位忙碌中的老人,同一場景出現了分別來自不空時空的兩個他。畫面視角由儲藏室切入,觀眾如同站在儲物室內部向外望去,先看到老人的物品堆積如山,然後櫃上擺放着各式各樣的物件,包括家庭相冊,唱片時鍾,一張看上去以電影「春光乍洩」的poster,大力水手Popeye的女友Olive的身影等。
還有一張是一個男人跟一個小孩睡在一張床上,目光一轉,畫的另一半視角就是這單位下邊的街景和其他住客曬衫的場景。
我個人認為構圖能力是說故事的基礎,一個畫可以出現幾個相連,但本來在畫布上是看不到的畫面,比起一張畫只看到一個畫面,楊東龍確是大師水準。
(楊東龍及施遠聯展:兩.個.展II——橫睇掂睇 / 地點:Blindspot Gallery / 即日至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