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開始進入冬季,戰情沒有之前那樣緊張,總統澤連斯基有條件抽身進行較多的外交活動。最近就接連與美國總統拜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以及法國總統馬克龍通了電話。事後,澤連斯基還對外宣稱,下周將取得「重大成果」。
究竟澤連斯基口中所指的重大成果是指甚麼呢?烏克蘭的戰情最近已放慢了節奏,因此,這「重大成果」不可能因戰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而達致。那剩下來的唯有靠外交上的突破了。這是否表示:烏克蘭的和平談判會有新進展?
烏克蘭要進行和平談判,對象應該是俄羅斯;澤連斯基未與普京接觸,本來很難確定和談會有「重大成果」,那澤連斯基為甚麼會這樣說呢?
從澤連斯基最近的通話對象來看,三個都是北約成員,代表着北約內部三種不同的取態。澤連斯基先要這三派力量取得較為一致的意見,才可以與俄羅斯展開談判。
這三個國家中,美國是主戰派,有心要借這場戰爭拖垮俄羅斯。法國是被拖落水的,原本不想打,因打起來會破壞歐洲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關係,法國會損失很大。只是為了政治正確,法國與相當一部分歐洲國家,才不得不隨大隊,參與了這場全世界白人國家差不多都參與的戰爭。法國是應該樂於看到和談能取得成果的。
至於埃爾多安,他與普京私交甚篤,是有能力為俄烏和談穿針引線的人。最近,埃爾多安在國際舞台上很活躍。他應該很想在這次會談中扮演一個較重要角色,以提升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
這三個人物中,能起主導作用的應該是拜登。記得戰爭初期,俄烏雙方就曾一度進行和談,且取得一定的成果,只是由於美國當時反對,澤連斯基才只好重返戰場。
拜登當時的看法,是俄羅斯很難在西方國家前所未有的大力制裁下長期捱下去;他認為西方國家可以大獲全勝,沒有理由讓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取得「油水」——把烏東地區據為己有。
不過,現實的情況是普京並沒有垮台,而俄羅斯的經濟亦不見得會因西方的制裁而完全崩潰。普京有條件把俄烏戰爭變成一場持久戰。這種發展對美國不利,因為歐洲國家可能比俄羅斯更快捱不住,烏克蘭的軍費負擔可能大部分要美國獨力來承擔。美國剛從阿富汗抽身,不想再背上烏克蘭。這負荷可比阿富汗更重呢!
美國從阿富汗撤兵時弄得這麼難睇,拜登不想同樣的事情再在烏克蘭發生,可能會得些好意須回首,見好就收。美國的這種取態,相信是澤連斯基以為烏克蘭局勢會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礎。問題是如果現時求和,俄羅斯就不但不會交還克里米亞,而且還會把持頓巴斯不放。若果真是這樣,美國花這麼多錢打這場代理人戰爭,有何得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