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4-05 06:00:00

獨自搭車與Raidas隨處蕩

分享:

開完夜。N巴坐滿人。我塞住對耳聽緊《吸煙旳女人》。

獨自駕車與寂寥隨處蕩——我冇車牌,只能獨自搭車與寂寥隨處蕩。


獨自?架車不是坐滿人嗎?但其實,每人都是獨自坐著,每人都是寂寥的。你/我的生命與我/你無關,我唔煩你,你都唔好煩我。


就像單拖去食Buffet,成間餐廳迫滿肚餓的人,但我依然寂寥,只能以不斷行出行入攞嘢食和食嘢的舉動,替代獨自談話;又像難得約齊成班多年不見的同學聚會,點知出到來,才發覺再冇嘢啱傾。我寂寥,心諗不如單拖去食Buffet好過。

adblk6


寂寥,不是小學課本會教的詞語(我指的是我讀小學的遠古年代),我之所以識,是透過Raidas《吸煙的女人》。


我固然識寫識讀這兩個字,卻不明瞭箇中意思。我甚至不明白那位揸緊車的女人,Why感到寂寥?Why要拒絕期望?Why一心要遇到可以變化的街永沒路牌?但我就是深深愛上,愛到好快就識得跟住唱,甚至在冇得聽的情況下也能夠自行清唱。


80年代中,香港樂壇難得一見的樂隊(寬鬆一點的說法是:組合)熱潮。成件事,好失驚無神,當時的我年紀小,懶理失驚無神背後的遠因近因,只知道失驚無神地多了不少好歌——最入心,是Raidas。那餅《吸煙的女人》EP,一早俾我聽到爛,點知之後的《傳說》,不得了,直頭連做功課都要聽住(先有心機)做。主打歌《傳說》好快就聽到識背,無奈完全不明白當中運用的典故,所以更得我心的是《人海寫真》——當年TBB有個半粒鐘節目《人海綠皮書》,將一些平凡人小故事拍成一集完短劇。我集集追,初次了解到成為大人是甚麼樣的一回(寂寥)事(後來拍第二輯,主題曲《人海中我是誰》也由Raidas包辦)。當年在香港做個平凡人,還是有人願意觀看你的淚。


咁當然,最最最鍾意的是《傾心》。因為塵世間每一個明愛暗戀過別人(而又一早注定冇行)的人,都會曾自問樣子真太笨,曾自問外表都不怎麼吸引,卻妄想跟你同行,請你明白我已暗中因你傾心。


第一張專輯已把Raidas推上頂峰,之後的《Raidas ’87》,或許有人認為及不上《傳說》(咁Hit),我卻堅持比《傳說》更成熟襟聽,單是一首《熱鬧過後》,已比起收錄在《傳說》、同樣書寫友誼的《再見朋友》來得更通透——日子充塞種種感覺,麻木了便覺世界每樣如是。成長,是跟寂寥相處的一場長時間訓練,曾經陪在你身邊的人,不會Keep住陪你走,只有經歷過同寂寥的持續搏鬥(而你又注定不斷被毆),被毆到痛,痛到麻木了,你就贏了。

adblk7


Raidas不像達明,沒有對香港景況作出省察批判;也不像Beyond,沒有對社會作出強烈控訴——基本上,黃耀光負責旋律和編曲(後來才知道還有蔣志光參與),歌曲主題,交由填詞人(主要是林夕)自由發揮,歌完成了,陳德彰就落力去唱;離奇是他們在只推出了一張EP兩張專輯後就解散的短短兩年裡,所留下的歌,只有「好聽」和「勁好聽」之分。


這一夜,開完夜,獨自搭N巴與寂寥隨處蕩。我想起三十年前那個自己,那個猛咁聽Raidas的自己,那個不斷唱著「獨自駕車與寂寥隨處蕩」而又不知寂寥的自己,終於大個了,總算體會到一點寂寥而又不為所動的麻木味道。

adblk8


只是條街沒有變化兼塞住大量路牌,指生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