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0-05-20 04:30:00
日報

由債務推動的美國經濟

分享:

健康的經濟發展應由生產力增長來推動,即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可以透過提升生產力。在土地上利用原材料,生產出更多,更有用的東西(包括服務);然後用這些東西去換取比原先投入得更多的資金。有了更多的資金,就可以作新一輪的投資。只要產出多於投入,經濟就會有機地不斷增長,人類的生活就可以不斷改善。

但如果科技停滯不前,生產力就沒法提升,若再加上管理不善,生產過程中不但沒有增值,反而造成了損耗,那產出就可能少過投入,那經濟就會倒退,增長就會無以為繼。

美國主導全球金融之後,發覺原來靠金融手段就可以支配全球資源,於是再也沒有興致去進行傳統的生產活動,精英分子都湧向華爾街。導致美國已沒法靠生產過程的增值來維持經濟的自然增長。照道理,美國人的生活應沒法改善才是。

然而,大家若看美國的統計數字(疫症蔓延前),美國的投資與消費並沒有因生產不前而停滯,經濟一樣有不錯的增長。為何產出沒有多大的增長,但投資與消費都可以繼續增長呢?

原來美國的再投資與新增消費,都可以不依靠傳統的生產增值,而是可以靠不斷借貸。政府入不敷支,就發國債;美國的國庫債券評級高,全球都有人買,連美國的敵人也樂於持有。即使真的有時市道不好,也可以由聯儲局赤膊上陣,自己掃貨,把利率壓到很低。此舉可大大減少政府借貸成本。如果變成負利率,借了錢還可以有額外的收入,真是何樂而不為?

這種情況令美國在債台高築下,仍可不斷增加國防預算。到處窮兵黷武。只要國會肯放寬債務上限,美國這部國家機器就可以不斷運作,繼續社會正常運行,讓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保障。

美國不但在國家層面要靠債務來營運,在眾人與家庭層面亦離不開借貸。買樓買車當然借,平時消費就用信用卡,開支超過收入還不出怎辦?政府已作了示範,下次再借多一些便是;到時不但夠錢還本、還息、還有錢繼續作新的花費。只要銀行肯繼續借,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以債養債,只是數字遊戲罷了,實質生活可以不受影響。

美國的疫情爆發後,不得不採取封城措施,經濟陷入停頓狀態。聯儲局立即無限QE,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立即從四萬億美元增加至六萬億美元。即是說,聯儲局在短短幾天裏,就可社會投放了兩萬億美元的資金,以救政府、救企業,令美國人即使失業,也可以靠政府派錢生活。

聯儲局憑甚麼無中生有,彈指一揮就解決了美國遇到的實際問題?其實全世界都得為美國「埋單」,只是沒美國奈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