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2-21 04:30:52
日報

租務活躍突顯住屋需求殷切

分享:
C觀點

C觀點|租務活躍突顯住屋需求殷切

上周公布的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報123.4,按月升0.19%。這個反映香港住宅租金的指數,自2023年初以來,基本上處於上升軌,與反映香港住宅樓價指數CCL背馳。

這種背馳的情況並不常見,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樓價下跌的時候,租金亦會一併下跌。如1997年後,住宅租金就隨樓價一起下跌。又如近年的工商舖市場,租金亦隨樓價一起下跌。

出現租金與樓價齊跌的原因,是因為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而這種供過於求不但會影響買賣市場,同時亦會打擊租賃市場,如是導致租金亦得跟隨樓價一起下跌。

然而,現時香港的住宅市場並沒有出現整體性的供過於求。香港住宅樓價下跌的原因,緣自投資信心不足,而非緣自住宅單位的供過於求。

有人可能對以上的論述持不同意見。因為他們看到發展商手上的貨尾單位正愈積愈多,售價亦正拾級而下。這難道不是供過於求所造成的?

現實是,這種現象只存在於樓宇的買賣市場,尤其是新樓市場;至於租務市場卻是另有一番景象。

地產代理是我們公司的主要業務,我名下的分店超過三百間,遍布港九新界各地,所掌握到的市場訊息,應有一定的普遍性。就我們所見,近年香港住宅的租務異常活躍。我們的生意原先以買賣為主,但近年已變成以租賃為主。租賣的比例,已由原先的45比55,逐步轉變成60比40。

adblk7

這些租客除了有一部分來自內地的學生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本地的香港人。他們不一定是因為缺乏首期現金才選擇租樓的,而是因為擔心樓價進一步下跌,才選擇租樓,以迴避風險。

過去,凡有大型的新盤屋苑入伙,由於供應突然密集地聚焦在一處出現,租金常會出現局部地區性的壓力。但近年即使有新盤落成,租金也不會有明顯的回落。原因是租盤消化得很快,沒多久已一盤難求。

現時香港的情況是大業主售樓有困難,但小業主卻沒有租樓困難。由此可見,香港並非沒有住屋需求,所欠缺的只是投資需求。

因此,我不贊成政府完全停止賣地,非住宅用地可以停;但住宅用地則不用停;賣少兩幅已經可以。否則租金可能會因供應減少而不斷上升。那只會逼買不起樓的人轉去租劏房。這應該不是政府想見到的現象。

不過,由於樓價不斷下跌,而租金卻不斷上升,已導致住宅樓宇的租金回報率持續上升,一些大屋苑,如美孚新邨、沙田第一城,以及黃埔花園等,其租金回報率已升越4%,比銀行的存款收益還要高。相信有一部分喜歡收租的投資者會因此而入市,租盤不足的情況可以有望改善。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