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2-19 04:30:21
日報

重振民營企業 無懼美方打壓

分享:
C觀點

C觀點|重振民營企業 無懼美方打壓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近六年來,規格最高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出席的有來自全國59家民營企業負責人,涵蓋的行業十分廣泛。其中六人還被邀在會上發言。他們包括華為的任正非、比亞迪的王傳福、新希望的劉永好、韋爾的虞仁榮、宇樹科技的王興興與小米的雷軍。

習主席在聽取他們的意見後,發表演說回應。習主席指出,現在中國民營經濟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佔有很重的分量,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備堅實的基礎。

現實是,中國民企在國際市場上與一流的西方企業比併時,一點也沒有輸蝕,而且往往後發先至,把那些曾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西方公司也比下去。如華為的5G通訊設備、比亞迪的電動車、DeepSeek的人工智能、寧德時代的電池、宇樹科技的智能機械人、小米的消費電器與TikTok的社交媒體等,真是數不勝數,且橫跨很多不同的行業。

西方有一種說法,認為在互聯網世界,基本上都是贏者全取的。先行者很容易就壟斷市場,後來者很難佔一席位。然而,中國的企業家大都不接受這種宿命。他們不但很快可以爬上老二的位置,而且還可以叫西方老大寢食不安。如TikTok、拼多多與DeepSeek便是。

adblk7

我自己在內地也有做生意,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與千禧年的頭十年,我們仍可憑資本比內地公司豐厚、經驗比內地公司豐富,可以在行內佔領先位置。但踏入千禧年第二個十年,內地的企業家很快就把我們比下去,弄到我們差點被排擠出局。

我們的經驗令我們深深地感覺到,只要國家採取更開放的政策,放手讓更多的中國民企到海外去開展業務,他們中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可以把外國對手比下去,並在國際市場上佔一席位。

我所謂的放手,並不代表任由他們胡作妄為。要出國經營,仍得向國家申請,獲批後,才可把手上一部分在岸人民幣兌換成離岸人民幣,拿到海外發展。這些錢只可以拿來作經營,不可以拿來作金融投資與物業投資。

當這些出外發展的企業,闖出自己的天地後,應容許他們利用海外的金融市場集資上市,有序地擴充自己的業務。當他們在海外逐步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覆蓋面愈來愈高時,我們就無懼美國的打壓。因為屆時中國的企業已經在海外生根,並深入當地社區,與當地人的生計結合在一起。美國若要一併打壓,就會殃及池魚,非三思不可。

中國改革開放的最重要經驗,就是要開放讓民企一起參與經濟建設。過往民企參與的主要是國內經濟建設;今後更要開放給他們參與海外的經濟建設。如果能夠取得成功,中國將無懼美國的打壓。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