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跟拜登之戰,過程有如鬧劇,結果也有如鬧劇,劇情好像峰迴路轉,還好像要有下集才能有結局。做慣導演角色的美國,一下子成為了主角,兩極化的情節,在美國本土上演,縱然未至於「心涼」,但有不少朋友都有種應有此報的感覺。
這種敵對的情況,香港人似曾相識,就在一年前,我們也活在這種被煽動的政治鬥爭當中。只要我不同意你的任何一句,我就是你的敵人,可以任意地罵、侮辱、打、圍毆甚至私了……最嚴重的,是連一些基本的人性亦喪失:明知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是不對,但因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緣故,紛紛變成了支持侵侵,寧願扭曲人性,也不願意講事實。
這種連基本人性也欠奉的思維,在去年政治渲染最嚴重時,已開始植根在一群人的心中,揮不去,斬不斷。
更甚者,是聽到特朗普無意認輸,更準備四年之後捲土重來。換言之,這四年間,美國國內的對立,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烈,甚至越來越暴力。更有人說,這是步向分裂的第一步。
或許有人會說這就是「爭取民主自由的真諦」或「為達到目標必須有點犧牲」……然而,當人性也泯滅時,爭取其他還有價值嗎? 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