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當政府獸醫時,每逢2月總是提心弔膽,這是本地家禽養殖場爆發禽流感的高峰期。幸好禽流感的威脅隨着疫苗接種和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已大為減少,但仍在其他地方造成嚴重破壞,尤其是在野生動物身上。
阿根廷最近因為H5N1型禽流感,號稱「海灘霸王」的巨型南象鼻海豹數量正在銳減。去年10月的繁殖高峰期,超過70%的幼崽因禽流感死亡,相比前一年的死亡率僅為0.8%。到11月份,死亡率高達96%,即全數18,000隻幼崽中只有約500隻生還,連成年南象鼻海豹也大大減少。
如今連南美海獅和海狗都受這病毒殺害,眾所周知,禽流感屬鳥類病毒,先發現於當地野生鳥類。常識告訴我們,病毒可能在家禽養殖場傳播,消滅病毒不僅為保護畜牧業,也因為如果病毒從農場傳到野生動物,就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像非洲豬瘟本來在非洲疣豬身上發現,但因非法豬肉運輸而傳播至其他農場,再感染野豬。
即使農民可以抵禦禽流感或避免農場損失,也須認真參與控制病毒。全球物種相互關聯,已不能僅從兩個維度思考問題。幾年前,誰能想到禽流感會殺死南象鼻海豹?然而,現在真的發生了,以這些海豹為食的殺人鯨如何生存?牠們會因為吃了受感染的海豹而被感染嗎?秘魯的海豚已被確認感染了禽流感,連帶鵜鶘和海獅也受到大規模感染,病毒很可能來自北美洲,而北美洲又很可能受到來自亞洲的病毒感染。
這一切會如何發展誰也說不準,但野生動物正面臨來自各方面的生存威脅,即使沒有來自畜牧場的病毒的破壞。我們必須亡羊補牢,否則野生動物可能出現大規模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