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的《星期日檔案》主題是《水下故鄉》,講述香港水下考古總會在萬宜水庫水下探索,為原來萬宜灣村民尋找當年被淹沒的舊村落。
筆者雖然沒有潛到三十米深的水底下探索舊村,但也參與從現場勘察、策劃、物資籌備和行動支援的全過程。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也是最後建造的水塘。水庫於1971年開始興建。建造當時要把水庫西北面,官門水道北岸爛泥灣的三個鄉村搬遷,分別是鄒屋、李屋和萬屋。這三姓村民都是原籍客家,後來搬遷到現在的西貢市中心,萬宜灣鄉村學校的附近。大壩在1978年建成後,引水入庫,三處鄉村從此沉入水底。與世隔絕50年後,才通過這一次水下探索,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
去年12月我們就到過萬宜水庫勘察地形,通過查看1970年以前的舊地圖,與現在地圖對照,確定幾個村莊的位置;在何處下水比較適合,潛水深度是多少等;最終決定在萬宜坳水務局工作碼頭作為下水點。
在此期間我們策劃和安排了一系列前期工作,包括申請水務局的下水作業批文,購置橡皮艇、舷外發動機,確定潛水員人選,安排潛水設備和氧氣瓶等。電視台方面則安排了李屋和鄒屋的老村民與我們見面溝通,我們與村民一起到萬宜水庫現場,憑著山形地勢來討論村莊裏特殊建築物的具體位置,例如祠堂、村校、碼頭等。
三個村莊以李屋和鄒屋的房屋最多,各有數十間;萬屋規模較小,只有數間房。最後決定只對李屋和鄒屋進行探索。1月份正是枯水期,水庫水位比豐水期要低十多米。即使如此,要探索這兩座舊村也得深潛到水下三十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