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9-20 06:00:00

虎處未算虎 我是虎媽嗎?

分享:

常聽說:「某某媽媽是個虎媽。」虎媽在今時今日彷彿略帶一點點貶義,一般是指過分催逼自己小朋友追求分數成績,而漠視了小朋友童年快樂的母親。然而,甚麼程度才為之「過分」?這又非常主觀。


記得兩年前有傳媒訪問一位小朋友獲派心儀小學的媽媽,她說:「沒有刻意上甚麼學術科,都是游水、非洲鼓、唱歌、朗誦、加上中英數……」 我相信大部分觀眾都嚇了一跳,一個幾歲的小朋友哪能應付這麼多課程?但從這一位媽媽的語氣用詞,卻似乎不認為自己是虎媽,因為已經「沒有刻意上甚麼學術科」。虎處未算虎,也許這位我們眼中的虎媽遇過比她更虎的「虎虎媽」呢!

adblk6

 

虎虎媽全為孩子好
我覺得家長圈子或多或少是這一種白熱化競爭的來源。虎媽本身沒有標準,只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當你知道別人的小朋友上3個興趣班,便自然會認為自己小朋友只上兩個實在太少。所以當一群虎媽聚在一起,她們都會覺得自己已經太懶惰。虎媽沒有客觀標準,但小朋友的精力卻有上限。當然每一位虎媽都會想:「我這樣做都是為了小朋友將來好」 但將心比心,如果你和小朋友身份交換,這種學習方式你又會覺得愉快嗎?

 

請栽培其他人吧
大家可以試想像,老闆把你每天的工作都排得密密麻麻,放工之後又要你立即趕去學校上兼讀課程。至於星期六、日,不是返公司超時工作,便是再上幾個技能提升課程。每當你說辛苦,老闆便說是在栽培你擔任更重要的工作。有這樣的老闆,你會怎樣?相信不少人會直接了當說:「老闆,我不幹了,請你去栽培其他人吧!」成年人尚有選擇的權利,但小朋友呢?


虎媽一般都很難察覺自己是虎媽。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心得: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虎媽的話,嘗試在腦海中把你和小朋友的角色交換,回想幼童年代的自己對這種學習安排有何感受。如果你覺得不能接受的話,便應該檢討一下小朋友的時間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