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財政司長在立法會發表他來年的財政預算案後,立法會都會邀請各政策局長出席有關事務委員會,介紹政策局來年的工作重點,包括任何新的及修訂現有的法案。通常來說,傳媒都會予以廣泛報道。但今年剛剛遇上第五波疫情的高峰,霸佔了大部分篇幅,所以傳媒採取了聊備一格的平鋪直敘簡短報道,無助社會各界加深對預算案的認識。
有不少人關注政府如何兌現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要求的拆牆鬆綁,壓縮各種規劃程序,大幅度加快規劃新發展區、收地、興建基本設施及公屋速度,容許真正告別劏房及落實三年內分配公屋單位給輪候冊的居民。在這方面,發展局在提交立法會文件並不諱言,唯一有效辦法就是在現在的工作流程盡量減少公眾的參與,騰空時間以達到目的。預備提交二十項修訂案,精簡包括以下的現有條例內有關工作流程:《城市規劃條例》、《收回土地條例》、《前濱及海牀(填海工程)條例》、《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及《鐵路條例》。
涉及《城市規劃條例》的修訂著墨較最多。首先,城規會展示的新圖則、核准圖則或草圖的修訂,以供公眾查閱之後,收緊有資格向城規會作出申述的人士,只限於土地業權人或公職人員。其他閒雜人等,都被摒諸門外。此外,先前容許的第二輪意見申述,亦被取消。又賦權城規會摒除某些土地業權人出席考慮申述的會議。這一連串的構思極具爭議性,但發展局認為若事事不變便無法精簡,認為建議已取得適當的平衡。但不少論者對這個樂觀的評估,認為不能苟同。讓我們拭目以待,立法會稍後在考慮修訂條例草案,如何化解這個燙手山芋。
文件認為另外一項富爭議性的建議,就是填海前先做規劃是不必要,建議容許「邊填海、邊規劃」,大大減少填海工程的展開時間。但問題是填海是受制於《前濱及海床(填海工程)條例》。文件對怎樣壓縮條例所要求各種步驟以加快工程的開展,細節欠奉。
這次所有的建議,只是顯示大方向,但所謂魔鬼在於細節,語焉不詳的文件無助說服公眾接受大幅減少現有的公眾參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