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筆者和幾位朋友趁重陽節三日連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北上深圳快閃之旅,盡情吃喝玩樂。
回港後,朋友A不禁感歎深圳的發展,「深圳應該是整個大灣區發展得最好的城市吧?」
此句一出,立即掀起一場激烈討論。
金融服務業 港深誰是一哥?
做銀行業的朋友B即時反駁,「不一定,單是金融業,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呢!」
筆者雖然沒有加入爭論,但也有跟隨一同思考。如果單論金融服務業,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過往亦有不少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是他們衝出國際的跳板。也許在金融科技發展的增長幅度不及深圳,但在不論在銀行業和整個投資市場,香港仍有其非常明顯的優勢。
金融服務業,筆者為香港投下關鍵一票。
創新科技旅遊業 深圳已經贏晒?
「創科呢?旅遊業呢?單是獨角獸數量,深圳已是大灣區最多!現在非常多人假日就去大灣區消費,香港完全沒有競爭力吧,你看飲食業就知道了。」朋友A繼續表明「撐深圳」立場。
筆者亦認同,深圳及廣州創科氛圍濃厚,特別深圳產業發展成熟,過往孕育出許多有潛質的創科企業。
但香港正在迎頭趕上,近年來政府致力發展的北部都會區,在創科領域無論資助或政策扶持,都比以往投入更多,稱之為「後起之秀」也不為過。
大灣區行業指數將出爐
「我不是創科業的行家呢,但旅遊業的話,可能是深圳及澳門之爭吧……其實我也不知道……」朋友B似乎非常苦惱。
確實,筆者與朋友們都不是專家,那麼專家在哪呢?
「叮!」手機突然一起響了一下,原來是一直沉默的朋友C,分享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連結。
原來團結香港基金聯同大新銀行,即將在11月5日聯合發布「團結香港基金-大新銀行大灣區行業發展指數 2024」,評估包括六個重點行業發展情況,讓上至業界,下至市民,都能夠有個重要參考數據。
對於團結香港基金,筆者對其過往的研究都頗有認識,而大新銀行則爲傳統本地銀行品牌,業務早已涉足大灣區,並於2023年成爲首家在内地獲批「雙牌照」的境外銀行,即在國内同時設有深圳分行及經營全資擁有的子銀行。今次全力支持團結香港基金研究發表的指數是本港首次推出的同類型指數,相信可以為商界及社會大眾提供更有指標性的參考資訊,推動大灣區經貿進一步融合發展。
大家最後決定等到指數公布後,再來「下半場」的討論。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也可以與筆者一樣,密切留意這一份報告,亦可以透過登記報名連結,現場參加報告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