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08-06 04:30:00
日報

香港史前石刻

分享:

香港有一組史前的法定古蹟,非常神秘;不知道是誰人所為,不知道內容是甚麼,也不知道確切的創建年代?總之,是一個尚待解開的謎團。
 

這就是遍布香港沿岸和離島的史前石刻。目前共發現了10處,分別位於長洲、蒲台島、大嶼山石壁、東龍島、黃竹坑、龍蝦灣、大浪灣、黑角頭等地。


這些石刻的內容有魚、鳥、獸等動物圖形,也有幾何圖案如螺旋紋、迴旋紋、類似商周青銅器上的夔紋、渦紋、雲雷紋等。石刻上沒有有機物,很難進行年代測定,不過從刻痕的風化腐蝕程度來看,再結合紋飾有春秋戰國時代的印記,可能是2,200至3,000年前的遺物。

adblk6


按照石刻的年代,製作這些石刻的先民可能是古越人,他們生活在中國東南沿海,擁有捕魚和航海技術。
這其中最有趣的東龍島、大浪灣和黑角頭的三組石刻。三處的地理位置是鯉魚門、藍塘海峽和佛堂門的交界之處,三組石刻在這重要航道扼要位置形成犄角之勢。遠古先民如乘舟航行到此,必然會看見這三組石刻,大概起著如燈塔般的導航功能。


東龍島的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是目前香港所知最大的石刻。在1819年的《新安縣志》已經有記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現場所見,有兩組複雜的曲線,右側一組依稀可辨,是一只挺胸收翅的彪悍大鳥;左側風蝕嚴重,不能辨認,但據新安縣志所說,這就是一條龍。


一龍一鳳兩組圖騰,看來古越人做的這些石刻,除了導航功能外,也蘊含原始宗教崇拜,最大的可能是古越先民拜祭能保佑他們平安出海的海神,與後世的漁民崇拜天后和媽祖一樣。   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