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客人找我做個案諮詢前已回答過三十多項問卷,其實已幫自己的問題過濾了一次,較未答前清晰了。但面對面傾訴時,她總是忘形地渴求抒發壓抑的情緒,重複強調她的擔憂和委屈。渴求被認同和支持是女客人常有的求助心態,卻容易演變成求助目的,甚至超越了想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每當我把她拉回現實和正在討論的重心時,已忘形和扯遠了的她往往「失聯」,如根本忘了我剛才的提問,也忘了她一秒鐘前說過甚麼。思維脫軌和對話失聯是女客人的特點。
男客人通常問甚麼答甚麼,即使偶有「婆媽」內容,提醒後馬上回魂,精簡少重複。只要給他清晰的誘導性提問和分析,詳細說明自療方法,他大都能一一記下重點。你說一他記下一,少有偏差。可女客人傾向你說一她記下對一的主觀印象,結果變成二。在諮詢完結前叫客人重複一遍重點,男的多能簡要地說中,女的起碼一半內容是自己改編過,錯重點,需要重頭再更正一次。以為她終於清晰了,問她最後還有問題嗎,不少竟重複問原初錯置的問題如「我該怎麼辦」,把剛教曉她處理重複發問的方法統統忘掉,像白做個案一樣。女客人死執受害感,輕視解決方法,需要多花工夫讓她們牢記自己的死穴,少說多做,實踐改善方法。所以做男客人個案往往只需兩個小時便能處理幾個重大人生課題,做女客人是三倍時間。耳朵沒打開,嘴巴沒合上,抓緊痛苦不放,磨人也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