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4-25 04:28:51
日報

小籠包的美麗與哀愁

分享:
豌豆黃 四世同堂的烤鴨師傅 抓炒里脊 阿文湯包的蟹粉小籠包

剛從北京遊學團歸來,雖然疲憊,但能與一眾學生與同事緊密相處了差不多一星期,互相守望、彼此鼓勵,對同儕關係的建立和與學生的感情維繫絕對有正面作用。

北京的其中一項美食是烤鴨,以往我們稱之為「北京填鴨」,填鴨就是給鴨子灌食以令之肥壯。時代轉變,北京烤鴨也由肥美變得沒那麼肥了,但鴨子太瘦的話並不好吃,會柴口,我還是喜歡肥美的烤鴨。今次也有吃烤鴨去,被安排到一家名「四世同堂」的烤鴨店,品質中上,館子裝修頗有特色,有很多牌匾,服務員民初打扮上陣,恍若電視劇《京華春夢》裏面的少女汪明荃,藍色上衣配黑色百褶裙子,白色襪子配黑色布鞋,還認真地梳了兩條鬢辮。

adblk5

烤鴨品質不錯,但畢竟是多人分食,切得薄薄的。令我驚喜的是其他的菜,抓炒里脊、酸菜白肉湯做得尤其出色,教人難忘。最好玩的是他們的豌豆黃。豌豆黃乃著名宮廷點心,是慈禧太后喜愛的糕點之一。此店的豌豆黃以麻將造型呈現,每件豌豆黃的表面以果醬綴上麻將的圖案或文字,裏面還加了少許豆沙作餡。我特地點了一客外賣帶回香港逗家人開心。

由於行程緊湊,自由時間不多,在門前東大街的短暫購物時間內,我與同事再次前往「阿文湯包」解饞。去年相若時候,我們曾到此店品嘗小籠包、湯包、鍋貼與小餛飩,久久不能忘懷。今次我們用了10分鐘時間光速探店,極速點菜,等候5分鐘,再以僅餘的5分鐘急速嚥下鮮肉小籠包與蟹粉小籠包,雖然有點危險,好比把自身化成北京填鴨般自我灌食,但包子實在鮮美,滾燙的湯汁從口腔直流胃袋,是整個旅程最慰藉身心的一餐!阿文湯包的皮子做得特別好,麵糰特別帶勁,每次以筷子夾上小籠包的頂部,均能做到「盪鞦韆」的標準,沒有破皮漏湯的情況發生。餡子鮮美可口,也不感覺到味精的存在,小籠包造型精緻,即點即做的,視覺味覺觸覺均是享受。

adblk6

或許你會問,為甚麼此文的標題為《小籠包的美麗與哀愁》?因為回香港後,我到訪一家我一向喜愛的北京菜館子,卻驚覺其小籠包乃機器製冷凍貨色,不是師傅手工製作。點個擔擔麵嗎,一來到竟然是以廣東鹼水生麵作底,而不是圓身素白麵,更遑論其麵湯與醬汁的水準了。多次幫襯,我卻現時才發現。若再幫襯,我就是老襯了!相比北京的小籠包之美,你說能不哀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