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05-15 06:00:00

慢習,是修的條件

分享:

近日幾位客人都跟我說生無可戀,細雨綿綿很傷感。
心情的起伏不能盡賴天氣啊。走不出來不是因為沒有出口,而是忘了平時修身,過度勞累身心。


很多人告訴我他們心煩,老是焦慮不安,情緒不好,找不到方法改善。也有人告訴我,即使已學習了很多抒緩情緒的方法,上過很多課,還是感到浮躁、亂章。


問題在,大家要麼只向外看,忘了往內看,要麼粗疏學習,學而不修。心亂不安的出路是要學定心,修品性,才能忘憂,轉化負能量,提升生活素質。


追求靜心的人,都會先修煉內外的協調,關鍵是通過專注的「學」和「習」。修養需要學習,離不開用心和練習。

「學」是掌握認知和技巧,但「習」才是重點,真正能把所學的內化,變成自身的一部分,不只當它是方法或工具,它才會在你身上開花,渾然為一,能順勢,能發揮,能協調,流麗自如,圓融成為修養。  


修心養性不是一天的成就,而是一生的功課,需要付出時間和心,一點一滴地沉澱。在面談個案時,我會花不少工夫分享修心的具體練習方法,包括學習運用心念,通過音頻定心,運用聲音和呼吸穩定情緒,保存能量等,從清理,放下,放慢,磨練細心開始。

adblk6


好的東西都急不來。慢習,是修的條件。


不管是習音樂、畫畫、書法,以至修行法門如呼吸、禪坐等等,都需要持續複習,循序漸進地收斂,保養能量,由外回歸內,這是帶領你通往靜和定的微妙旅程。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麻木樹療傷茶館》等。個人Facebook頁:素黑(Su H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