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寫過用古樹普洱茶排體內的寒濕,收到不少讀者來信叫我介紹是哪款茶。其實沒有特定的哪款茶,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要親自試過,感覺身體的反應,才知道哪款茶和自己的身體有共振,能探戈。
我說一下自己的經驗。由於普洱茶是後發酵茶,即製成後它還會因應歲月的增長而持續發酵,故不同年份的普洱茶會有不同的變化,內含物、茶氣、醇度、滋味等都會不一樣。我體質虛寒型,一般全發酵或焙火茶喝後都會心跳、頭暈、變虛,只能喝古樹普洱茶。而能和我身體產生療效效應的是最少放了五至六年的茶。
假如我是為養氣、修心的話,會選喝西雙版納右岸茶如我摯愛的「蠻磚」或「倚邦」,或我曾在小說《麻木樹療傷茶館》裡提過的蛻變茶「初心」(老樹普洱茶)。這些性質較溫和,適合大部分人喝,尤能滋養身心,減脾氣,除心煩,增定力。但在潮濕雨多時日需要排濕時,會選茶氣和茶性較強的左岸茶,如「巴達」、「南糯」,還有困鹿山地區的茶。這些茶我會喝較小分量,止於四、五泡,取其渾然強勁的茶氣和滋味,通常一喝便會微冒汗,甚至很快去大便。喝完很精神,身體感到爽然乾淨,頭腦更清晰,心態更平靜。
近日喝過2003年叫「琵琶」的古樹普洱,喝很少量已冒汗,有全身氣通的感覺,是不可多得的通氣茶王。老茶可多喝,養身心。
每個人的茶療都不一樣,沒有必喝的茶和分量,細看身體的反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