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這張相,童童的甜美笑容,讓你覺得她一定很開心吧。其實,就在一小時之前,她為了不願吃粟米斑腩飯,在中文大學最多人的眾志餐廳大發脾氣,更惹來途人的目光。面對自己的小孩在大庭廣眾發脾氣,父母很容易會精神分裂地掙扎於「喝罵」還是「讓步」,以停止丟臉的行為……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選擇打罵以停止行為,也可以選擇忍讓、遷就他的想法以避免衝突,但我相信,父母的教導是24/7的,無時無刻也是教導小朋友的好機會。如果我因為怕尷尬,便發脾氣、遷就、逃避,那就錯失了教導小朋友、以及讓我` 成長為「更好的媽媽」的機會。Yes,是「更好」,因為我已經是「不錯的好媽媽」了!
最怕網上批判
途人的目光,我很怕,在人人都可以舉起相機,把任何一件小事都繪影繪聲地放上網批判的時候,我可以不怕嗎?但教養的決心,比一切不安與尷尬強大。
強忍自己的情緒和不安,把正在哭的童童放在我大腿上,擁抱她,同一視線的眼神接觸對於一個哭鬧中的小朋友尤其重要。我不尷尬?當人人經過扮沒有看見,卻明明是看著你的時候,不尷尬才怪!但我又提醒自己,孩子是我的,愛,比一切更強大!
突然有位女士走過來,溫柔地遞上紙巾,叫童童不要哭。童童當然不領情。慶幸這位女士沒有批評,談了幾句,便繼續坐在我們後面,讓我有時間好好和童童談談。約10分鐘後,她平靜了,我請她和謙謙親自向這位女士道謝,並告訴她他們已變回開心的小朋友。
其實,我是一個很捨得罵孩子甚至打孩子的人(先不要急著說我虐兒)。對我來說,捨得打罵和真正打罵是兩碼子的事。我捨得打罵,但絕少打罵!如果帶著情緒去罵或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而去打,我絕不贊同。但作為父母,勇敢去面對及處理孩子不當的行為,實在是責任。我們的一舉一動,每一個反應,小孩子也看在眼裡,在學習著怎樣思考,下次也會有怎樣的表現。
千萬不要怕與你的孩子有衝突,這不單是作父母須教養孩子的責任,也是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緊密的契機。
喜歡這一句:When little people are overwhelmed by big emotions, it’s our job to share our calm, not join their chaos. (當小孩子無法處理情緒時,我們的工作就是分享我們的冷靜,而不是加入他們的混亂)。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