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寫林校長【註1】,感謝反應熱烈!網絡中討論不絕:原來幼兒都可以……今期講環保,且看專業的團隊如何實踐。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我部分的工作都從事教育,對林校長團隊的付出有感而發!進修教育學的時候,其中一科叫做《教與學》(Teaching and Learning);當中這個「教」字,怎樣才能執行得好?是智慧和經驗的整合。
最近參考到一個概念: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這樣「言、身、境」三個層次,就令我領會到林校長的「教育方程式」。
【身心五部曲】
上圖出現了五個步驟,分別為:價值觀、 思想、情緒、行為、結果。【註2】
「學習」始於我們認知系統中,接收到知識,然後通過「價值觀」的查證,作出「思想」和「分析」,「情緒」就隨之而來,及後身體會作出「反應」,有所「行動/行為」,「結果」就是這樣成了!
對小孩來說,成人用言語來教導,大部分資訊,他們都是首次接觸,自然未能從「價值」系統中,參考現成的例證,以致做不到「思考/分析」……這樣的「學習」,自然不能稱為有效率! 甚至只可淪為「口號」式教學……
相反,「身教」就是一種「行為」表達,無論孩子明白與否,只要孩子對成人有信任,從觀察眼前的行為,自然「模仿」起來,如此繞過了「思考」,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於孩子不知道事情的對或錯,「價值」系統中根本未有讓他評估的依據,孩子的「情緒」,直接受到周遭環境、他人反應去刺激(stimulate)。最終,「身教」和「境教」就是這樣在孩子身上順利發功了。也就呼應本文標題:「行動」式教學!
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就是「社會化」(Socialization)。透過第一個學習週期, 孩子完成了「身心五部曲」,倘若這是正面結果,過程中孩子也有著愉快的「情緒」,這次經驗就深深烙印在腦海,孩子的「價值觀/信念」就成功奠定了!
當再遇到相類似資訊時,「認知」系統就會再透過「價值」和「思考」 兩個部分,作出正確的「分析」 和「決定」,然後,「情緒」和「行為」就相繼產生。
各位讀者,不好意思!剛才段落,彷彿好像有點深奧,難為了大家!但作者衷心希望你能把上文再三閱讀,透徹明白後,你就能意會周朗的心意:我嘗試把大道理,簡單地去揭穿。
接著的段落, 周朗嘗試把林校長管理的其中一間幼稚園【註3】,最近的一個環保活動《「愛惜植物日」承諾活動》【註4】 來作分析:
【認知 vs 價值觀】
活動當日,林校長帶領著老師團隊,邀請學生及家長共聚一堂,透過輕鬆活潑的形式,把一些人類的行為和自然災難,如何影響地球環境……當中活生生的演繹,就是「身教」和「境教」!這樣,孩子直接從視覺「認知」中,經歷了人生第一次。有著父母、老師的陪伴,在這種既信任、又溫馨的環境下,完成學習。孩子很簡單,善良的環保「價值觀」就這樣烙印了。
【價值觀 vs 思想】
任何老師,都只能短暫陪伴孩子;惟有家長,才是守護孩子較長歲月的持份者。有著剛才的活動經驗,當孩子再遇到相關課題,就能在現存的「價值觀」中,找到記錄;這些資訊會影響他怎樣「思想」,倘若遇到不明白,自然就會向父母請教;這時,父母也能鬆容地,把早前的集體經驗分享,彼此重溫一次;如此就不知不覺幫孩子理順了眼前的難題,進一步鞏固善良的「價值觀」。
【思想 vs 情緒】
當有了這種「認知」,往後查找「價值/信念」和「思想/分析」的過程,孩子想起:曾在信任的父母和老師跟前,被認同、被讚賞……這些無價的正面經驗,是由很多零碎的「情緒」片段組合而成,這些不單只是愉快學習,也成為他們未來一生,奠定重要的座右銘和原則。
【情緒 vs 行為】
在漫長的人生中,當孩子遇到相近的資訊,本能就分析到:甚麼是對?甚麼是錯?為了符合當年的「價值觀」和懷緬愉快的「情緒」,他們自然會懂得取捨(思考),實踐正確的「行為」。
【行為 vs 結果】
當然,這些愛地球、保育環境的真善美,無庸置疑就會導致正面的「結果」。
「環保」這議題,人人有責。一方面就是減少進一步的破壞;另一方面,就是如何以最低成本,挽救目前的處境。未來環保之路,可見是漫長的「價值觀戰爭」,人類不能制止貪婪地向地球索取,同時也應有責任地、機靈地……作出相應的維護!如何平衡,就有賴下一代。所以,在幼兒這新生代,在他們建立價值觀的黃金階段,很值得由家長及老師攜手協作。
【隱藏在社區的幼稚園】
林校長的項目,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由她解釋環保宣言的意義開始;然後,集體宣讀,作出承諾。請大家不要小看!這樣,林校長就完美地示範:怎樣善用「身教」、「境教」和「身心五步曲」,去奠定孩子的將來!
【註1】 林月好校長,同時擔任《路德會呂祥光幼稚園》和《路德會建生幼稚園》校長
【註2】上期《創科之路,由幼兒STEM開始》有另一角度對「身心五步曲」的剖析
【註3】路德會呂祥光幼稚園
【註4】「愛惜植物日」承諾活動的影片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