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日看到一則新聞:疫情下跨境學童未能來港上課,有北區小學校長希望當局可以透過閉環式交通協助學童過關。從報道內容通順合理,在各媒體的「開學報道」之中有較特別的角度。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幾位小學生的隨機訪問,談到做快測的不適、談到想念同學,天真又直接,看得我會心微笑。還有一名剛升上小學的小男孩,一臉稚氣又認真地說自己對偌大的校園環境感到興奮,而且「希望自己可以生存下去。」
小男孩童言童語,觀眾感到他的可愛,上學當然會生存啊!然而這也可能是反映部分小孩的擔心。畢竟,生存的意思,除了有呼吸、有心跳,還可以指在盡力眾人之中不被遺忘、不被淘汰。而這種無形壓力,有時未必是孩子在友儕中感覺到,也可以來自父母的言談及行為。
不難留意到,當幾位新相識的家長聚首,不外乎是說說孩子們的學習和課外活動表演。在中英數主科的補課以外,年紀小小就讓他們學些琴棋書畫、吟唱古詩詞。當人人在學,家長有時下意識就拿孩子和人比較,言談間傷了孩子也未必察覺。
守住孩子,我也和一般家長一樣,提醒自己先定住心神,別人有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