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後就到聖誕!行程都編妥嗎?禮物都預備好嗎?倘若身和心的滿足都未能帶來平安,那麼平安又存在與否呢?
【意識認知卻受環境影響】
《聖誕繽紛易,平安何處尋 (心篇) 》文中提及過一齣話劇,劇中的男主角把持不住,從光明掉進黑暗裡去……
這樣的劇情很典型,當你坐在觀眾席,你彷彿也坐在道德的高地,劇中的主角,顯然是有眼無珠,無可救藥!但你可曾想過:你正在「抽離」的狀態,這狀態之下,我們經常會說:「擺明就是錯……明眼人一睇就知……點解有人會咁蠢,明知有很洞都跳進去……」。但你何曾想過:當他處於「投入」狀態,以「當事人」角度,其實每一個決定都有他的苦衷。縱使我們局外人稱他為「當局者迷」,但周朗又敢問:您能確保自己是「旁觀者清」嗎?
【念力每刻都需要守護】
容許本文以「先苦後甜」來切入,不然,有些本欄的舊讀者會以為周朗不再「微職Fun」【註1】 了!
舉一個職場的例子:您剛加入了一間新公司,發現大部分同事都在偷懶,表面假裝勤力,實際卻蒙混渡日,請問您仍會堅持勤力拼搏,每天完成他人倍數的工作量,維持獨善其身……嗎?
又或者是,您其實就是該種蒙混渡日的人,您剛加入了新公司,發現大部分同事都在拼搏,您又能否繼續濫竽充數,瞞天過海呢?
剛才兩個例子,明顯地前者是對,而後者是錯!所以剛才的比喻,並不是考驗你的價值觀 (因為黑白分明的根本沒有什麼好考) ,反而想你體驗下易地而處當中的忐忑。
在社會學中有一著名的理論叫做「從眾行為(Conformity)」,這正就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羊群心態」。我們未必能在進入羊群之前判斷這是一群好羊?還是壞羊?但萬一您進入壞羊群後,您就不容易抽身折返了!
周朗在此奉勸大家,就像去陌生地方的比喻,您要時刻提高警覺,當發現處境不明時,就寧可裹足不前,也不要泥足深陷,越走越遠。這就像我們教導小孩一樣:假如迷了路,就要冷靜地站在原點,不好四處亂逛,靜心等待成人來尋回你。
【以史為鑑】
筆者年青時是修讀理科,而不是文科,所以在歷史和文學的根底比較薄弱,這亦是我身為一位專欄作家的遺憾,很多時書到用時方恨少……
自從2015年有了信仰後,在相關的題目多接觸,反而有機會在聖經故事中,窺探一下人性;加上我在2008年考取了心理學學位,這使得我把心理學和聖經偶爾聯結起來研究。
以下一段,請包容筆者引用些少基督教概念來與心理學映襯一番:
【弗洛伊德不是神】
稍有認識心理學的朋友,對弗洛伊德【註2】不會陌生,縱使小弟的知識有不少都源自於他,但弗在心理學界的不足卻眾所周知。弗最大的貢獻就是在科目創始階段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基礎,例如:3個我、潛意識、夢的解釋和防衛機制……;但他對人性的消極卻令不少人失望 ,小弟都是其中一位失望者。
但他在3個我當中的拿捏,周朗又讚歎不絕。3個我包括:超我(Super-ego) ,真我(ego) 及本我(id) 。當中本我的敗壞,跟基督教當中,人的罪性很吻合;弗所描述的超我,依賴人生習得的道德所約束,其實是非常有限,倘若在這點借用基督教概念,弗的超我其實要借用神的力量,「我靠著那加給我的力量,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 4:13) 。
至於真我出現的忐忑狀況,無論在弗或基督教的解釋下,人經常都處於這種處境,周朗覺得非常寫實,認同非常!
【所以源自因為】
我們在邏輯學系統中經常使用:「因為……所以……」,這是大家自小已掌握的訓練。
倘若「所以……」所涉及的是負結果,在「因為……」裡所指的一定是錯的根源。反之,倘若是正面結果,「因為……」所涉及的一定是美善的因素 (例如:愛)。
大部份人類都敗壞,從負結果向源頭歸因,只能尋到罪性。但基督教卻突破了這盲點,縱使人類都由亞當夏娃開始沾染了罪性,但藉著耶穌釘十架的犧牲,卻換取了所有人無條件的贖罪,這使得我們能轉換軌道,由消極無助的黑暗向度,遷徙往積極光明的向度!這點跟正向心理學又頗吻合。聖誕節的真正意義,究竟在您和我?在聖誕老人?還是……周朗在活動中被一首歌《誰是主角》【註】 感動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
本文篇幅有限,筆者只能引導大家跑馬看花,加上小弟不材,只是東抄西借,隨便堆砌概念在本文;倘若未能滿足大家的求知慾,實屬小弟的過失。在無以為報的情況下,筆者最後只能鼓勵大家去親自翻閱書卷。因為:書中才有黃金屋。
【6天壓力應怎樣釋放】
12月2日的分享會過去了,3連載的文章又寫到尾聲,倘若您仍未得到寧靜和平安,這些都經已是壓力,每週積壓了6天的壓力,如何是好呢?
如上期所述,筆者建議您在一個週的周期之內,嘗試遠離繁囂,給予自己一點空間,近年人們稱此為「me-time」。但周朗又擔心您如《弗洛伊德不是神》該段所描述般無所依靠,最終迷失!所以建議您開始嘗試祈禱。啊……周朗!你終於按捺不住,公器私用,把專欄用作宣教佈道之用,是嗎?
其實,就算大家未搞清楚信仰的方向,中國人普遍都能接受:「您若有事所求,就誠心向『上天』懇求,相信皇天不負有心人……」,另外,「人在做,『天』在看」,依周朗看來,這些相信都是我和您的共同核心價值吧!
【18年為一個週期】
在發展心理學當中,有不少理論都涉及一些人生階段,容許筆者今天在此分享一個「18年為一個週期」的架構:0-18歲 (第一週期),就是我們進入成年的第一個關卡;19-36歲 (第二週期) ,就是我們鞏固自己生活的重要里程碑 (無論在工作或尋找伴侶方面) ;37-54歲 (第三週期) ,就是我們建立事業或家庭的黃金階段。
這個分段法看似平凡,但值很推介的地方,就在54歲這個位置,拿掐得適當的話,還有6年可準備退休,安穩邁進退休後,這才是當下香港人所謂的「金齡歲月」。人在越年長的階段,對「靈」的追求越熱切,大家不容忽視!
【總結】
本文各段的標題第一個字,如早前2篇的承傳一樣,都隱藏密碼:意 + 念;以 + 弗 + 所 + 書 + 6 (章) + 18 (節)
前2段的:意念屬「心」,更傾向屬「靈」,所以周朗引用12月2日的話劇內容來作穿引。至於後6段的都是楊靈匯牧師推介的經文,內容如下: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
簡單來說,聖靈就是來自上天的智慧和力量,我們要隨時對四周有敏銳的覺察,倘若有需要時,就要接納他人(或上天) 的協助,並且除了為著自己,也要為身邊的人有所祈求/祝福,要知道人類是群居的族類,切莫獨善其身,做個自私的人啊!
最後,無論現況如何,也祝願您能《忘記背後》【註3】,重新得力,迎接新一年!
【註1】EC心理微職Fun:微觀職場中的Fun
【註2】弗洛依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註3】 忘記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