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4-05 09:00:00

寓教於樂的桌遊教練

分享:
寓教於樂的桌遊教練

寓教於樂的桌遊教練

早年曾報讀桌遊課程,發現絕對不只是遊戲……後來更認識一專門機構,幾位負責人都是年青才雋,各領風騷……

【桌遊不單是遊戲】

筆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經驗告訴我:初接觸的學生,大都是帶著負擔來上課……因為大部份人都認為「上課是沉悶!」。

但那邊廂,每當有學生知道準備要去「參與」桌遊 (BoardGame),腦海中的信息:就是準備去「玩」!跟去「上課」相比,簡直是天淵之別!

話題一轉,大家有否聽過「遊戲治療」(Play Therapy)?其實桌遊就是遊戲治療中,一個典型的策略。加上桌遊這一門學問,博大精深,透過不同性質(類別),就可以達致不同的效果,例如:專注力訓練、自我認識、建立同理心、溝通合作、團隊建立、自我認同……。

以下就讓我這個門外漢,跟大家做一個膚淺的導賞吧!

【桌遊@職場培訓】

很多行業,都有「退修」活動,也有一些 行業,受到專業規管需要,每年要完成若干培訓的時數……在這些空間,「桌遊」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筆者曾見証過:在一些專業、嚴肅的工作群組,團隊之間的關係都很官方(official) ,但當同事進入了桌遊的世界,頓時變成了另外一個畫面:暢所欲言、有講有笑、高談闊論、坦誠的情感交流、所有的階級屏障彷彿都拆除了……以上是我在一個培訓中親眼觀察到的!

adblk6

【桌遊@教育】

桌遊在「技巧」(technique) 上,可以訓練參與者的:溝通、聆聽、觀察力、反應、手眼協調、記憶、想像力……;在「知識」(knowledge) 上,也可以訓練到:生字詞彙、計算(運算) 、生活常識、歷史故事、邏輯訓練……

以上列出的點子,筆者沒有做資料考證,也隨便想到這些範疇。倘若有一位家長,要幫孩子在坊間找專業人士做到上述效果,要花費的,可想而知!若果同一個任務交到桌遊教練手上,可能只需花一天時間,跟孩子精心揀選三至四個遊戲,全部效果都可以做到!這個比喻您可想得通嗎?

【桌遊@親子】

親子在過去20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相關的群組、雜誌……比比皆是!不少親子活動,要花上:金錢、體力、時間……近年,筆者發現:不少家長更以陪伴孩子「電玩」作為親子的選擇,表面上是完成了「親子相處」,但背後產生的副作用,卻是:為孩子「沉溺電玩」做了一個「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這個助長沉溺 (Indulgence)的討論,卻較少聽到!

將桌遊實踐在親子上,其實不是一件新鮮事!早年的:象棋、飛行棋、大富翁……這些不就是桌遊嗎?就以象棋為例:由於強弱懸殊,不少父母認為這是浪費大人時間,而孩子亦不太享受 (因為多數淪為失敗的一方) ;又以飛行棋做例子:這些大部份依賴運氣的遊戲,也令人覺得浪費時間! 但桌遊成為一個行業,現在遊戲的種類百花齊放,剛才兩個傳統例子只是冰山一角, 大家不妨抱持開放態度去認識一下當下的現況!

【一隊與眾不同的桌遊教練】

筆者認識了一個桌遊機構,幾位創辦人都是年青才雋:有教會傳道、社工、年青企業家、咖啡師、歷奇教練……這個群組, 剛巧站在筆者跟受眾(學生)中間,例如:當我面對「年青」學生,教練的年紀,就站在我和學生的代溝之間;這個情況,在家長角度也是一樣,教練就扮演著大哥哥、姐姐的角色;在職場培訓的群組,這班有青春氣息的教練,剛巧也能滋潤了職場中冷冰冰的官方氣氛!

原來這個機構還有一個特別的團隊,就是隨著機構早年關心輪椅群組的需要,刻意做了不少培訓,多年來經已培訓出輪椅教練團隊;這團隊的特點:在桌遊範疇的能力絕不會遜息之餘,反而他們對工作的專注及熱誠,往往比健全群組更出眾!

【桌遊與我何干?】

近兩年,機構不但連結了國內的認證機構【註1】, 最近更加連結了海外的認證機構【註2】,除了舉辦一些可持續進修的專業課程,也開始在前線舉辦不少體驗課程……目標旨在把行業發揚光大,令更多精神健康需要支援的香港人,多一個選擇!一個不起眼,卻做到「寓教於樂」的專業機會正在等著您!

想認識更多、想體驗一下、想分享畀親友……可參考遊器教育 (Life to Life) 以下的連結:

IG https://instagram.com/lifetolifehk

官網 https://www.lifetolifehk.com

【註1】 全國核心能力認證(CVCC)「中/高級桌遊活動教練」認證

【註2】英國TQUK「 Board Game Facilitators Level 1/2/3」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