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民信國際網站。](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23308744_BO.jpg?itok=6BZtOidD×tamp=1738847108)
圖為民信國際網站。
上星期說到,同事JK妻子因女兒關係,眼見嬰兒市場大有可為,故在前幾年開設了一家嬰兒用品店。
根據JK的資料,他們的店舖在香港島有幾家舖,員工亦有十多人,除了零售外,也搞一些Facebook銷售,並提供速遞送貨業務,看頁面反應,生意也很不錯。同時間,他們亦會到其他百貨店進行專櫃銷售,並參與一些香港及外國的嬰兒展銷會,同時亦作為一些嬰兒用品的代理,就這樣看來,生意也頗有規模。
未生聽到,隨著業務壯大,他們也有一個較遠大的目標,就是上市集資,但似乎仍有一段時間。
當未生問過他們是否有聽過剛在GEM上市、從事嬰兒用品生產及經營零售店「mides」及「mama’s Dear」的民信國際控股(8456),JK頓了一頓,他好像是有聽過這個牌子,然後跟未生說,他們似乎在外地擺展覽,但銷售情況普通。
根據招股書資料顯示,民信國際近年來自外地批發銷售額只有約470萬元,其中極大部分來自中國和澳門。但該公司主要業務絕非是批發,而是製造及零售業務。
民信國際控股前身民信製造廠早於1974年成立,由創辦人父親成立,最初只是在香港從事嬰兒用品代工,並在1988年遷入中國中山。1994年,開始發展嬰兒用品批發業務。直至2003年,創辦人接手全盤生產及批發生意,次年即開始進軍零售業,於百貨店設立專櫃。
於2009年,該公司再進行另一次擴張,設立零售店,並註冊「mides」商標。現時,他們除於中山設立廠房,代工生產嬰兒用品外,還有10家零售店及12個百貨專櫃,每年營業額約3億元,其中代工生產佔營業額70%,零售佔約30%,盈利約1,000萬元。
不過,近年由於其代工生產客戶的壓價壓力較大,故開始減少部分品牌接單,轉而增加生產毛利較高品牌,增加外國自有品牌批發,同時亦用於改善網站及app等,以期扭轉劣勢。
但聽JK說來,其實做嬰兒店也是頗為辛苦的,一來要維持業務,每年有一大段時間都要在外地設展,前期安排及實際運作要耗費不少時間,部分展覽投入資金也不少,銷售也許未如預期,或會招致虧損。
二來由於在Facebook銷售,及時回應及準時送貨要求頗高,所以投下去的人力物力不少。
三來由於嬰兒店產品眾多,入貨種類及數量也是關鍵,如果入貨不慎,很容易形成庫存,影響現金流。
四是進行代理,因每年也有最低入貨數量,對營運資金也是一定壓力。
最後是像香港電視(1137)旗下的HKTVMall的競爭非常大,當JK店舖推出新產品後不久,HKTVMall立刻跟進,導致生存壓力驟增。雖然HKTV Mall有一定優勢,但JK的店舖似乎亦有立足之地。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