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供應不會影響樓價,近日聽得最多的一個謬論,就是發展商以「公私合營」的形式多建私樓(這個形式是甚麼,其實至今仍未有清晰定義),結果只會起劏房讓市民繼續過非人生活,同時又會多起豪宅讓內地人囤積居奇。最「公平」的做法,是由政府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地起公屋,讓市民共享居住空間。
之前兩位欄友都講過,符合公屋資格的市民不是大多數(但都要排隊等好多年),不合資格要租私樓的市民以百萬計,收地全數起公屋的「公平」之處大概只有左眼見得到。
至於發展商是否有只起劏房的陰謀,well,商人不會無緣無故推出產品,講到尾都要有人肯買。可以負擔得更多的,邊個想住劏房?長大成人自己生活又好,結婚離婚分拆住戶又好,喜歡上班交通便利又好,都是對一個獨立單位的需求。
當私樓呎價屢創新高,加上辣招提升借貸門檻,大單位就唯有「納米化」,以滿足資金有限的市民。當樓價下跌或當收入增長追上樓價升幅,市民沒有自虐傾向,自然會追求更大的單位,到時劏房就會被打通,發展商也不會傻到逆市推出不受歡迎的納米樓,不用民間正義組織為民請命,劏房陰謀自會粉碎。
倒過來講,一眾左翼組織專家學者提倡的收地起公屋,反而是最有效增加劏房的政策。增加公屋供應,公屋輪候會快一點,受益的是符合資格又未上樓的市民,有望早日脫離惡劣的居住環境,入住人均面積130方呎租金遠低於市價的公屋單位。與此同時,私樓供應預期大減,樓價租金必定升得更瘋狂。以百萬計不符合公屋資格的「冇樓中產」,依然會有家庭拆細的需求,結果是劏房市場進一步擴大,有更多市民入住愈來愈細的單位。
就土地大辯論提出的任何政策建議,背後都有一套利益分配的方法。根據以上分析,收地起公屋有M型的分配效果:有資格輪候公屋的市民會受惠,手持一個以至幾個私樓單位的業主又會好高興,遭殃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冇樓中產」階級。
左翼朋友相信不會同意我的經濟分析,因為根據「供應無關學派」的中心思想,M型分配根本不會出現,收地起公屋受損的只有發展商和無良炒家,其餘市民包括「冇樓中產」都必定受益。
身為「冇樓中產」的你,信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