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7-01-17 06:00:00

新巴城巴的故事

分享:
新創建持新巴和城巴。(資料圖片)

新創建持新巴和城巴。(資料圖片)

前幾天的城巴巴士意外,令一名婦人死亡,夫婦當場陰陽永隔,未生感到哀傷,所以想要寫新世界第一巴士(下稱「新巴」)及城巴的故事。 

中華汽車(026)在1980年代壟斷港島區巴士服務,但服務差劣,更因港鐵港島線通車致乘客量降,縮減員工福利更引起多次工潮,於是當局引入競爭,為城巴發展帶來契機。城巴由前運輸署職員、中巴交通經理李日新(Lyndon Rees)於1970年代末創立,在80年代初創立金鐘至海洋公園等「王牌」路線,奠定經營基礎。

在1987年獲北海集團(701)注資壯大實力,1990年代接連獲多條巴士路線。1997年,中巴專營權取消,當局把大部分巴士路線交予新世界發展(017)旗下新巴。 

在1999年,北海財困把城巴股權售予英國Stagecoach,但受「SARS」襲擊,經營不佳,Stagecoach在2003年售予新世界母公司周大福集團。同年新世界發展、新世界基建及太平洋港口(659)重組,新巴等運輸業務注入太平洋港口,後者易名新創建。同年周大福及新創建的運輸業務重組,成立兩者各佔50%的企業,新巴及城巴復歸一家。 

近年經營成本增加,但受群眾壓力及港鐵競爭,經營困難,司機待遇難提高,年輕司機不願入行,行業長年缺人,部分年紀大的司機或礙於經濟壓力續駕駛。惟近年油價大降,盈利劇增,使周大福有解套機會。去年11月,周大福把企業50%股權以13.8億元售予新創建,整體價值約27.6億元,以約3.86億元盈利計,市盈率約7倍,看來非常廉宜,但出售時機和港島南線通車相近,時機非常敏感。李日新退休前,預示過地鐵港島南線建成,料南區每天少20萬乘客,以每客5元計,車費損失逾3億元,但公告未提及對盈利的影響。 

上周,營運逾30年,過往賺大錢的金鐘至海洋公園路線取消,怪獸老婆在海洋公園的朋友亮晶晶雖不用再聽到該巴士線的責罵乘客,但想起朋友順叔說過:「New World has been a poor buy because of Chow Tai Fook’s guys」及新創建在2010年以8.885億元,即約4倍PE低價向鄭家純妹夫杜先生售出服務業務資產,部分業務演化成寶聯控股(8201)及豐盛機電(331),只是殼價已經有當時出售價值,可以料到他們把握時機上實在太驚人了,可推斷出新創建買到好業務的機會多少了。但上文提及的意外,除非城巴能夠加巴士車費,使司機待遇提升並促進年輕化,似乎問題仍難以解決。

adblk6


財經Blogger,從小學起對股票已產生興趣,遍尋香港股票資料,賺錢的目的為找尋生活中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