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主動與被動型投資的討論由來已久。主動型通過研究與選股技巧獲得超越市場指數的回報。被動型旨在複製指數表現,相對主動型更透明簡單及費用低廉。
兩種方式各有追隨者,但若要投資成熟市場如美國,研究顯示被動型是更有效率方式。在2014年至2023年期間,美國大型股主動基金每年平均回報都落後標普500指數。從基金數量看,過去10年有87%美國大型股主動基金未能跑贏標指。實際上,主動型於成熟市場表現常常不及被動型,原因在於大型股已被廣泛交易和研究。主動型基金經理想要持續發掘超越市場表現的交易機會有相當挑戰性。
此外,在市況波動時被動型基金表現相對穩定,尤其在呈下行期間。在不可預見的地緣政治事件、金融危機和流行病爆發下,基金經理難準確把握投資時機。以2018年為例,全球股市因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等因素錄負回報,主動型基金跌幅甚至比市場指數大;2022年股市因美國通脹及利率急升大跌,主動型基金亦落後大市。被動型基金則貼近指數,同時透過投資於廣泛組合創造風險較低選擇。
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應視為推介投資任何產品。投資涉風險,產品或大幅波動,應詳閱風險披露聲明再作決定。作者為恒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總裁,其和其團隊所管理的基金或產品投資於相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