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在電台聽到翠華餐廳的廣告,感覺有點奇怪。不是嗎?其目標客戶群是自由行,為何在本地電台大賣廣告,而且選在青少年受歡迎的頻道,很明顯,他們想回歸本地市場,而且也想擴闊客戶年齡層吧?
本地餐廳回歸本地市場,說來也夠諷刺。純粹在商言商,翠華回歸是早晚的事,單靠自由行而沒有堅實的本地市場作基礎,生意增長無以為繼,其母公司翠華控股(1314)近年業績證明這點。如截至2013年3月底年度收入增幅達42.2%,之後一直放緩,如2014和2015年度增幅分別減至35.9%和22.2%,2016年度急跌至3.7%。截至去年9月底上半年度更倒退2.2%,原因之一就是內地訪港旅客人數下跌所致。
盈利能力也一樣,2012年度上市時純利率高達14.5%,2013和2014年度分別降至12.1%和10.6%,2015和2016年度分別跌至8.8%和3.9%。截至去年9月底上半年雖稍升至4.6%,但按年減4個百分點。盈利能力續降,主因員工成本和物業租金增加。如2012年度上半年,兩者對收入佔比是27.1%和13%,合計只佔收入40%。截至2016年9月底上半年度分別增至28.7%和17%,合計佔收入升至45.7%,較4年前高出5.7個百分點,完全抵消毛利率的1.5個百分點升幅。翠華要回歸本地市場,單賣廣告不成,有幾個問題待解決。首先是如何維持高溢價。受惠集中採購和中央廚房,毛利率由2013年度的69.4%續升至71.2%。不少人批評其毛利率不及大快活(052)(2015和2016年度分別為74.1%和75.3%),誰不知不能如此比較,因翠華的食物選擇較多,不像快餐店般只賣當日定好菜式,成本和耗材自然較大快活多。但相對於茶餐廳,翠華菜式價格並不便宜,很難再在價錢上打主意。如一個牛肉炒河加一杯凍飲差不多盛惠90元,但食物質素不算特別高,服務又非特別好,憑甚麼叫客人多付鈔票?或許你會說,自由行客願意付呀!對,在他們眼中,未食過翠華等於未到過香港,「幫襯翠華」就是願付溢價原因。但港人沒有這個炫耀必要,要他們乖乖付錢就要拿出特別的東西來,否則只有降價吸引客人。
第二是增本地口味菜式如豆腐火腩飯、叉燒煎蛋飯、五香肉丁公仔麵及炸雞髀等港人喜歡的菜式現在一律欠奉。一些現有菜式也有待改善,如菠蘿油包身太硬、傳統粉麵分量太少,要客人支付溢價就要改善。當然,增加菜式勢必加重採購、中央廚房和倉庫等工作,毛利率將受影響,翠華須小心取捨。第三是員工待客態度。個人經驗來說,除個別分店的態度有待改善外,整體來說是可以接受。不過,儘管多謝之聲不絕於耳,但前線侍應「黑臉」居多,甚少看到歡顏,或許與工作壓力太大有關,管理層須留意。
最後一提,於1月底,翠華宣布將以2.55億元代價向李遠康等多位執行董事收購觀塘翠華集團中心。目前翠華租用該物業作餐廳和食品處理設施,若獨立股東通過該交易,意味翠華不需付相關租金。雖不清楚每年節省多少,但按公告披露,該物業於2015和2016年度稅後純利分別為272.4萬元和131.7萬元。簡單地將純利除以物業代價,得出收益率分別僅1.1%和0.5%,投資不算吸引。當然,若看好該區物業前景及能提升內部運作效率就另作別論。
雖然訪港旅客在1月上半月錄增長,更有評論認為零售業可望在今年谷底反彈,翠華能否成功回歸,擴闊本地客源,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