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內地A股市場情緒逆轉,上證綜合指數自2,440點反轉上行以來第一次收出五連陰,後半周更是跌速加快,全周最終以大跌184點報收,周跌幅超過5%。
引發上周大跌最主要的原因是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六個「穩」消失,重提「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在對4月19日政治局會議通稿進行逐字逐句地研究後,市場開始擔心在首季經濟好於預期後,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否轉向,去槓桿會否昔日重來。
在悲觀者眼裡,還不僅如此,他們擔心的是「滯脹」。我並不是悲觀者,也不擔憂僅憑一個季度的數據,貨幣政策就會貿然再次轉向,但我確實有些擔憂「脹」。在隨後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在提到貨幣政策時,用了「根據經濟增長和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預調微調」的表述,這表明,決策層也關注到了物價。
對物價的擔憂其實主要就是對豬肉價格的擔憂。各種草根調研表明,非洲豬瘟對國內養豬業的衝擊是致命的,幾乎所有的賣方都堅信,如果沒有行政干預,那年底前後,豬肉價格將創出歷史新高,同比漲幅將超過1倍。目前豬肉價格在CPI中所佔權重是2.5%。這意味著,屆時豬肉價格的波動將直接拉高CPI 2.5個百分點,會帶來巨大的通脹壓力。
如何解決豬價問題?我和朋友不止一次討論過這個問題,但很遺憾,在我看來,除非是非市場手段,否則還真沒甚麼好的辦法。非市場手段方面,我提出了兩個可能。一是再次修改CPI權重構成,進一步降低豬肉所佔權重,二是行政性限價。
不過,就短期而言,在經過上周的連續殺跌後,指數離3,000點整數關口已經不遠,這一整數關口應該會有強大的支撐,指數在探底後有望迎來超跌反彈。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