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風高浪急,恒指於1月中創歷史新高後回落,令首季錄1.8%跌幅(以港元計,下同)。但比日本、美國及歐洲等,港股相對較強韌。環球股市於1月底開始掉頭向下,有否市場能獨善其身?部分新興市場於首季錄不俗回報,如巴西、馬來西亞及俄羅斯股市分別錄9.6%、7%及6.1%升幅,大幅跑贏大市。
新興市場表現再凸顯出分散風險重要性,所謂「花無百日紅」,不可能有一個市場可以長期表現最佳,反之不同市場表現受不同因素影響,當部分市場受個別負面事件拖累時,或有其他市場因某個獨特正面消息支持而現兩極化表現。長線基金投資者建構投資組合時,應考慮將資金投放在不同市場及資產類別,提升組合強韌性,尋求更穩定長線回報。何謂一個理想投資組合配置?首先,平衡型投資者可設定其股票及債券基金分布為60:40,而於股票部分,分散投資在亞洲、新興市場、美國、歐洲及日本等股市,以建立一個核心投資部分。至於債券基金方面則可分散投資在環球、新興市場、亞洲及高收益債券。只要擁有一風險分散投資組合,就算風高浪急,亦不怕組合大上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