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本欄說了教育產業化,從收益成本來看,也許教育並非高增值產業,可是它卻可以藉著規模效應,減低本地教育的成本,並且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教學產業,從來把整個行業的質素提升,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教育水平。
如果把以上因素也加上去,教育產業化就是對整個社會大大有利的政策了。
事實上,香港社會整天都說發展高科技產業,說穿了,不外是意圖把經濟收益和GDP提升吧了。然而,要想提升經濟收益和GDP,高科技固然是一途,但也未必是唯一的路徑。
以意大利為例子,修復藝術品是它的強項,全世界首屈一指,就算是故宮長城,也得外聘意大利工匠來作修補。更莫說它的名牌產品,和法國並駕齊驅,至於造鞋術,更加是獨步天下,舉世無雙。
藝術品製作和修補,名牌產品如時裝、Bucellati之類的首飾品等等,並非高科技,但其增值卻完全不遜於高科技產業,這正如瑞士的鐘錶製造業,從柏達翡麗到勞力士,利潤滔滔,又哪裡是高科技了?
當然,時裝等名牌的製造水平並非一蹴可至,雖然,香港人實質上也代工不少國際時裝名牌,「思捷環球」(330)曾經馳名世界,但和最高水平仍然相差一距離,可是,高增值的產業,又豈止這些?
例如說,我常常提及的飲食業,一間米芝連三星餐廳,便是高增值產業,講到資本回報率,恐怕高過絕大部分的高科技產業。況且,米芝連三星餐廳對於像國際間提高本地形象,尤其是在高端外國人而言,更加有不可多得的宣傳效應,更能促進旅遊業。
要知道,在今時今日,所謂的「gourmet traveller」實在太多,有多少中產階級或富人是看著《米芝連指南》去旅遊,在臉書或Instagram炫耀這次旅遊摘了幾粒星?
總之,香港政府把高科技當作是唯一的高增值產業,是完全想錯了方向。諸如教育、飲食,甚至是醫療,只要好好搞作,都可以成為高增值產業。甚至是零售,在香港賣國際級名牌,價格比在外國貴得多,也是一種高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