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覺,最近有不少小商戶安裝了八達通?以自己經常光顧的五間茶餐廳和食肆為例,以前只有一間備有八達通收款機,現在連另外四間也安裝了。問了緣由,異口同聲皆說因為政府推出的電子消費券計劃。與其中一間相熟餐廳老闆閒聊,他解釋說附近食肆都安裝了,若人有我無,憂慮客流會因而減少。況且,成功申請成為商用版用戶就會獲增流動版收款機,電子消費券計劃期間更豁免手續費,既然不需成本所以試一試。
老闆提及的流動版收款機,與現有八達通讀寫器和處理器不同,除體積較小外,還接受八達通QR code付款。安裝看來也很簡單,只需要以藍牙連接已安裝商用版八達通App的流動裝置就成,功能與傳統的八達通讀寫器一樣。目測所見,付款速度似乎較慢,發出的「嘟」聲也沒有傳統機那麼順耳。不過,食肆又不像集體運輸那樣講求速度,付款稍慢不成問題。就的士和小商戶而言,多年來八達通都難以普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收費不輕。以手續費為例,雖然費率不算高,但八達通並非必要,有沒有也不會影響生意,精打細算的食肆自然不會安裝。現在借政府電子消費券之力,加上免費作招徠,八達通算是成功在小商販市場邁出了第一步。往後商戶會否繼續使用,就得看收費水平以及顧客的付款習慣會否從此改變。
電子付款好處多,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避免接觸錢銀有助減低病毒傳播,商販也不用為找續而頭痛。更重要的是,電子付款服務提供者會將銷售款直接轉入銀行帳戶,全程不經人手,節省人手之餘,也降低了「穿櫃桶底」的風險。當然,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心要偷要貪還是有不少方法,但這是後話。此外,電子付款雖好,但私隱保護是否妥當極受大家關注。自己就親身試過信用卡資料被盜用,幸好發卡銀行及時發現,避免了麻煩和損失。
說到政府的電子消費券計劃,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普及電子支付。暫時來看,在零售小商戶是做到了,聽說的士業界的反應也不錯,但在街市檔販方面似乎仍需努力。根據嶺南大學香港商學研究所於上月進行的調查發現,在287份成功訪問的問卷中,有一半街市檔販未有安裝消費券計劃下的四間指定電子支付工具。此外,近35%的檔販表示不了解消費券計劃的具體安排,41%的檔販更表示不會參加。
在表示不參加計劃的檔販中,36%受訪者認為登記程序複雜,30%認為計劃對促進銷售作用不大。另外,亦有28%表示店舖沒有安裝電子支付而不願意參加計劃。
值得一提,電子付款只是電子商貿的其中一環。根據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的調查發現,雖然香港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基礎設施發展完備,流動電話普及率及住戶寬頻覆蓋率屬全球最高之列,但網上零售並不普遍。於2019年,香港的網上購物滲透率只有36%,落後於南韓(88%)、英國(87%)、澳洲(84%)、美國(82%)、日本(71%)和中國(59%)。落後的原因也很有趣,就是傾向維持現有業務模式。無他,香港地少人多,商舖又集中,購物相當便利。相對於地大人稀的地區,對電子商貿的需求自然較低。
不過,上述調查是在疫情前進行,相信現在已有所改變,看看香港科技探索(1137,前稱香港電視網絡)這兩年的訂單數量持續上升,已經能反映一二。期望通過這次電子消費券計劃,為促進香港電子商貿的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