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長期投資為圭臬的投資者,常以「平均成本法」作為依據,建議月供股票或股市指數產品。此法的主要優點是利用資金優勢吸納股市的短期波動,實踐「別人恐懼我貪婪」的理念,而且方法簡單易懂,人人可行。表面上似乎無甚缺點,但需注意,這方法背後至少有兩個重要假設:
1)買入的股市或股票長期必然增長;
2)投資資金閒置,無其他用途需求。
長期增長並非必然
首先探討第一個假設。事實上,只有美國及部分歐洲股市才能實現長期增長。即使是日本股市,也是近兩年才走出「失落的二十年」。
至於中港股市,過去15年僅是反覆震盪,而許多新興市場股市多年來表現亦相似。究其原因,除了全球近二十年的實質經濟增長乏善可陳,不少增長僅為名義上的增長外,歐美股市的長期升勢與金融海嘯後各國陸續實施量化寬鬆措施,加速經濟名義增長亦密不可分。
個股風險不容忽視
就個別股票而言,雖有機會挑中10倍股,但同時需承擔額外管治風險。即使不論英偉達和超微電腦這種「天堂與地獄」的極端例子,僅以港股藍籌為例,月供滙豐控股(005)15年來的表現與恒生指數相差無幾。但若不慎選上部分地產股甚至民企內房股,幸運的話還能打個平手,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無歸。
「何時落車」的重要性
第二點涉及我們常提及的「何時落車」問題。一個完整的投資行為至少需經過一買一賣。許多人買高息股收息或早年買樓收租,都是迴避「交易何時了結」這一環節。當投資者不主動管理資金,往往會被突如其來的資金需求所牽制,為急於用錢而在不適當時機沽售資產,導致原本的回報變成虧損,此類情況屢見不鮮。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們認為主動管理資金,進而捕捉市場機會,退而求其次至少可根據市場風險及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調整持倉,才是更佳做法。誠然,許多人認為捕捉市場機會困難,這點我也認同。但就個人經驗而言,深入研究宏觀經濟對把握不同資產及市場轉折點確有幫助,這也是我們馭風認為能持續捕捉市場時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