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08-26 04:30:13
日報

熊貓經濟不宜新瓶舊酒 多啦A夢成功可借鏡

分享:
730社論 熊貓經濟

730社論|熊貓經濟不宜新瓶舊酒 多啦A夢成功可借鏡

海洋公園近日傳來喜訊,先是中央再贈一對大熊貓,接著是園方公布一對龍鳳胎的誕生,令園內大熊貓數目一下子由兩隻增至6隻,亦為香港社會帶來不少歡樂。熊貓熱潮之下,不少人獻計提出熊貓經濟的概念,希望好好利用熱潮建立熊貓產業鏈,例如推出與熊貓相關的文創產品、主題餐飲,甚至是命名比賽、直播生活片段等,目的是吸引更多外地旅客到訪香港,親自見見大熊貓,並順道買些紀念品,或作其他消費。不過,這些建議都似是新瓶舊酒,沒有太多的創意,的確可以為香港的旅遊業增添一些吸引力,但能帶動的經濟規模不會太大。

730社論 熊貓經濟

海洋公園昨再發布大熊貓BB的新片,片中家姐不斷「『頭搖』又尾擺」,非常可愛,身上毛毛亦增長。至昨日相關IG專頁的追蹤者已增至3.9萬。

相反,早前由民間主辦的多啦A夢巡迴展覽,就非常成功。無人機表演已先聲奪人,其後的免費及收費的展覽出現撲飛潮,全港多處地點都會見到隨意門打卡位,亦有與輕鐵及昂坪360合作,推出特別設計的列車及車廂。一時之間,多啦A夢在全港多處出現,帶動人流。有分析指多啦A夢展覽吸引不少海外旅客來訪,當中更多是高消費的旅客,據稱不少相關紀念品早已被掃一空,經濟效益龐大。這個不是由盛事基金資助的盛事,由於捕捉到多個年代人士的集體回憶,化作多方位的表達方式,因此取得成功。

adblk7

其實多啦A夢只是一隻在日本動漫世界中虛擬的機械貓,不過外形可愛,經過多年的角色IP(知識產權)經營,成為了人們的集體回憶,其角色IP衍生了大量的經濟效益,周邊授權產品利潤亦可觀。香港要藉著大熊貓熱潮,發展所謂熊貓經濟,不如參考日本的IP經營例子,為同樣擁有可愛特質的6隻大熊貓,制定一系列的營銷策略,以經營盛事的態度去作全方位推廣,務求令外界一想起大熊貓就聯想到香港。

其實可愛的熊貓在大眾文化中早已不斷出現,大家對功夫熊貓電影應該有印象,本地方面,多年前的電視節目《成語動畫廊》有熊貓博士做主持、近年有熊貓酒店及外賣App。現在正好趁此熊貓熱潮跳出過往的舊框框,由政府做推手,說服商界重新規劃熊貓成為IP角色,用心去經營,使其與香港融為一體,成為香港軟實力的一部分。當年日本熊本創出熊本熊部長的角色來宣傳熊本,就是另一個可供參考的例子。相信以香港人的創意及靈活轉數快的本色,必然能從熊貓身上創出更多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