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4-08-02 04:29:42
日報

殺掉生產者,還是犧牲消費者?

分享:

社會上絕大部分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資料圖片)

有一條關於政府的經濟政策的基本原理,顯淺到小學生也一聽便曉得,但是在現實生活上,明白的卻連一百個也沒一個,如果是政府官員和政客,就一千個也沒一個。

這條經濟社會的基本原理是;社會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有雙重身份,即「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

所謂的「生產者」,即是你的工作。你可以是打工的,也可以是管理階層,更可以是老闆,這些人,都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利益。

或許這應該叫作「持份者」,更為恰當。有的人的「持份」利益比較大,如大老闆,又如股東,又如的士車主,又或者是高層管理人。也有的人的「持份」利益很少,例如地產發展商的掃地阿嬸,隨時可以轉工到例如銀行掃地,或者是到清潔公司去,因此,地產業的盛衰,對她的「持份」並沒有多大影響。

的士司機要想轉工去當貨倉管理員,或者是酒樓侍應,也不太難。理論上,你持有一股「長江和記實業」(001)也可以算是其「持份者」,不過「持」的「份」不大。

絕大部分的人,李嘉誠除外,都只是很少很少產業的「持份者」。例如本人,也涉及不少產業,包括了股票、人工智能、網購、生產衣服與健康食品、影視製作、傳媒包括網媒、公關、出版等等,這些產業的政策,都影響到我的收入。

可是,我同時也是消費者,每天的衣、食、住、行、娛樂等等,各項各項的支出,一年下來,少說也有數百項。

adblk7

簡單點說,我們作為生產者/持份者,產業的收入愈多愈好,然而,我們作為持份者,就這產業所付出的支出,卻是愈少愈好。而這兩者,卻是互相矛盾,不可能調和的。

問題在於,科技發展往往會淘汰產業,令到生產者的收入受損。對他們而言,這損失往往是全部。但同時,它們也令到生產更有效率,可令消費者受益,而消費者人數永遠比生產者多得多,因此,社會也會整體得益,換言之,餅是做大了。

所以,劇本只有兩個:一是殺掉生產者,保住消費者,社會整體進步。二是保住生產者,寧願消費者得不到利益,整體社會原地踏步,但長期下來,就會被別人趕過、取代。現實永遠是痛苦的兩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