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在香港並不陌生,相反,倘若您碰上一位從未補習過的學生,實屬罕見!無論從家長、學校、政策的角色,都為此投入不少資源,筆者見証着過去二十年的演變,實況尚有不少進步空間。
【求學vs求分數】這是一個長期熱門的討論課題,尤其是在精英制影子下的香港,未能求分數,家長琅琅上口的「愛」與「包容」都掩蓋了;未能求學,大專及職場界別的「期望」和「承傳」又被衝擊。如何拿捏兩者之間的平衡,倒考起一眾持份者。
【現況】香港教育制度,最大的優勢是「普及率」及「平等」,筆者曾聽過一專家評論:「在香港,甚少個案因為經濟問題未能於學歷階梯中向上晉升,這是全球排名較理想的地區」。另一方面,處於急速變化的世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在所難免地影響着師生雙方。「教」的一方,身兼多職,重「量」的處境下,難以兼顧「質」。「學」的一方,身心俱疲,加上香港父母的忙碌,親子關係捉襟見肘。
【第二教室】筆者認識一辦學團體,善用旗下的資源,在現有的網絡建構「第二教室」平台,除了善用資源,更巧妙地把不同的持份者編織着,一幅美麗的圖畫正在社區繪畫中……
【教】化名「O」的大學生,曾被母校栽培,現在每週抽兩個下午的時間,重返母校,為學弟妹補習;「美」的是,作為「模範」,讓學弟妹有所鼓勵/參考,「善」的是,穿梭於時空(當年/今日),遊走於現職的師生,這角色帶着局內人(insider)的角色去做補習老師,試問家長在外怎找到更好的替代?
【訓】化名「A」的駐校宗教同工,被安排參與上述項目,上週,在視像課堂(Zoom)中有學生嘗試用粗言穢語跟同學私聊;被家長發現後,同工悉心跟進,循循善誘,最終同學悔過了。據筆者經驗,若此事驚動「訓導處」,一個缺點在所難免。但是,「訓」的目的在乎知錯能改,我欣賞同工「A」的和諧訓斥,既達至果效,又低成本,絕無副作用。
【輔】化名「L」的駐校宗教同工,帶領着一小隊團契中的學長,以義務的身份,全程陪伴補習班的過程,噓寒問暖,無微不至……這究竟是愛?還是責任?
【感想】學生都準備進入/正處於青春期,成長的忐忑,相信大家都經歷過。要知道活在香港必定忙碌,但要準確把握,又要學懂珍惜跟黃金期的孩子「同行」,相信這正就是大部份家長/業界的「癢處」。請問大家能從「第二教室」中,窺探到:學生(最重要的主角)、家長、老師、補習導師、訓導、同工…的fu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