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倘若用「茶餐廳」一詞去搜尋, 除食評、熱店推介外,筆者最近發現了另一個向度;沿著這個切入位,不單止把幾種持份者都連結起來,當中包括:老闆、 廚師、伙計、客人等;更重要的,竟然是香港人的一份集體「情意結」。我猜:您不單是當中的一種持份者,可能,閱畢本文後,您更會重拾心底一份久遺了的塵封「情意結」。
【文化】Youtuber穎珊 [1] ,捕捉了一些茶餐廳常用的「詞彙」,例如:「茶走」、 「多士飛邊」……她用了幾種歌路:包括:流行曲、中文說唱、rap;幾種造型:男、 女、潮look及懷舊造型;短短4分鐘內,替大家時空交錯,來一次天旋地轉茶餐廳嘉年華。筆者認為,縱使用著相同的「詞彙」,在大家的心中,它都盛載著不一樣的故事、感情和經驗。
【承傳】好姨 [3]由40年代開始賣雲吞麵,後來交給兒子,2015年經已傳到孫仔…… 片中還播出88歲的好姨,從容地用一對巧手,示範高速包雲吞(註) 。70年代,好姨除了兼顧廚房、樓面、收銀、還要送外賣,這展現了香港人的「快、 靚」。原來,當年的外賣:湯用另一個壺盛載,送抵客人家才替每碗麵灌上熱湯底。好「正」的服務態度哦!善行(好姨曾孫) [3] 正在外國留學,放假返港也儘量抽時間在鋪頭,從觀察店中的營運,去感受長輩的辛勞,每見到一碗麵,心底就泛起「家」的感覺。
【窩心】老闆娘施小姐 [2] :「3、4 點咁早,無咩選擇,咁有啲客人一定要食個麵……先開工」。她尊重每位客人的私人空間,就算客人不願開聲,就憑她驚人的記憶力,施小姐:「他比我睇下個樣,我就落單」。客人對這種「心照」的服務,感覺到很「窩心」。光顧茶餐廳,並不是一種高尚的消費,但每當有人把您視作貴賓,一句:「照舊、 例牌」,這種「心照」曾否令您「窩心」 過?
【生存】精神病康復者阿南 [4] :「8、9 年沒有工作,在街上見到眾人上班去,好羨慕!唔知自己還有沒有機會上班?」; 後來受聘於一所非牟利食肆。現在,招呼客人、樓面、水吧、清潔、甚至能夠自信地推介風味小菜給客人。阿南:「倘若有 一份工可以做得長,已經心滿意足…不想 退休!」我們可曾想過,光顧一頓飯,支持一所食 肆,原來背後可能蒂造別人一個機會,甚至改變他一生。
【感想】上述四個段落,彷彿沒有關連; 其實,筆者嘗試用:大眾文化、家庭承傳、 供求雙贏和個人奮鬥,四個層次去推進。 最終,筆者只想刺激一下讀者,在茶餐廳的食品之外,您還能窺探到各持份者隱秘的該份「情意結」嗎?
[註] 包雲吞於2013年經已被納入香港非物 質文化遺產清單
資料參考:
[1] 《穎珊頻道 — Cha Chan Teng Song 茶餐廳之歌》(2017)
[2]《飲食籽:識飲惜食 — 茶記凌晨 3 點開 檔 餵飽早更司機》(2017)
[3] 《香港故事 — 思家知味:細蓉多滋味》 (2019)
[4] 《飲食男女 — 紅磡茶餐廳》 做茶記樓 面水吧重拾自信 精神分裂症康復者:有份 長工好心滿意足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