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中醫稱之為「痹症」,又有「腰痹」、「竹節風」、「骨痹」、「腎痹」等名稱,臨床主要表現為頸椎、背、腰、髖、臀部疼痛以及關節腫痛為主,嚴重者可發生脊柱畸形,關節強直,其病勢纏綿,病情痛苦,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活動能力和生存質量。
由於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狀表現在頸椎腰背骶部為主,而這些部位中醫認為屬於腎、督脈和膀胱經,督脈主一身之陽,為陽氣之海,足少陰腎經「貫脊屬腎,絡膀胱」,腎經又與足太陽相表裏。當陽氣不足時寒邪最易侵襲督脈及膀胱經而出現強直性脊柱炎,所以本病的治療多以溫陽散寒為主。由於本病還夾雜肝脾虧虛、痰濁、瘀血、濕熱等證型,故在治療時要整體辨證,扶正祛邪,標本同治,古今在治療痹症方面積累了大量處方,臨床可根據具體情況借鑒使用。
針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積累大量治療經驗,臨床選穴主要取膀胱經、華佗夾脊、督脈以及原穴為主,既注重祛邪氣,又不忘扶正氣,多取風池、風府、百勞、大椎、五臟腧穴、身柱、命門、腰陽關、八髎、委中、懸鐘、合谷、太白、太溪、沖陽等。
一般來說,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時間較長,除了積極配合治療外,平時要多注意自身保養,注意保暖,不宜受涼,不要喝凍飲,適當運動。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作者為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周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