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做事以「完美」為目標,其實這種「喜歡100分」的追求,本是一種性格表現,並無絕對的對與錯分別;不過,若生活上大小事情也強迫自己做到「零瑕疵」,持續的精神壓力,有可能令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水平失衡,干擾大腦調節情緒的功能,誘發抑鬱徵狀。
抑鬱症可按患者所出現的病徵及嚴重程度,分為重度抑鬱、輕度抑鬱及躁狂抑鬱等,較常見的徵狀,包括情緒長期低落、對日常嗜好失去興趣、失眠、容易疲倦及失去動力等。
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因及病情嚴重性等,安排不同的治療模式,當中包括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個別病情嚴重人士,可能需要腦電盪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或腦磁激治療(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腦磁激治療以刺激腦部為目的,利用高頻磁力,毋須麻醉,亦不損腦部神經,沒有失憶的副作用。相比起腦電盪,它需要的治療次數較多,且有效率也稍低(約為70%),但權衡利弊後,好處仍多於缺點,尤其是腦磁激起效只需一星期,比藥物需三星期才起效快得多。當然,腦磁激不是萬能,部分個案仍須配合藥物,以獲得理想療效,而腦內有金屬、心臟起搏器或有腦癎症病史的患者,也須慎用。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