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超過5歲的小朋友,原則上只會偶爾尿床,而不會持續性地每星期尿床兩次或以上,除非患上了「兒童遺尿症」。此症患者中,儘管有七至八成未能確定病因,但綜合而言,與下列因素有關。
一、與遺傳有一定關係。
生於有遺尿病史家族的兒童,發病率相當高。有研究顯示,患者中有74%男童和58%女童,是父或母或雙方都有遺尿症歷史的。
若以雙胞胎來看,雙卵雙胎有可能一人患病而另一人沒事,但單卵雙胎通常是二人皆健康或二人皆遺尿的。這也間接證明此病與遺傳有關。
二、生長發育延遲,排尿習慣訓練不良。
三、心理因素。
兒童的心理質素會影響他們的遺尿情況。通常我們見到有三類心理因素:
(a) 兒童心理上認為得不到父母喜愛。這類小朋友可能因為父母離異等情況,失去照顧,脾氣一般較古怪,內向,害羞,孤獨,膽小,不合群。
(b) 曾於黑夜受驚,感到恐懼。
(c) 過度緊張。小孩子在還沒有養成控制小便的能力時,因為尿床而受家長責罵,令孩子害怕尿床,處於過度緊張狀態中,結果越怕越差,使遺尿病症經久不癒。
四、睡眠過深。
幾乎所有尿床的兒童,都很難在夜間睡夢中醒過來。情況有如在幼兒院午睡時要把兒童喚醒,可能有一、兩個兒童是怎麼叫都叫不醒來的。
下周介紹此症的診斷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