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全球戰亂和天災不斷,香港從一個受祝福的地方變成一個不開心的城市,創傷後壓力症本來和我們相距很遠,但現在卻只有一線之隔。
很多人出外,特別是晚上,變得害怕擔心,晚上睡覺也變得愈來愈差,半夜驚醒或做惡夢的情況轉多,情緒變得不穩定和抑鬱。有些情況會增加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風險,例如(1)創傷事件來得很突然而不能作出心理準備;(2)事件差點引致嚴重傷害而使接觸者有強烈的無助感;(3)接觸者曾經有其他創傷經歷;(4)事件發生之後有其他持續的壓力;(5)長者;(6)幼童;(7)女性;(8)有家族性精神病史;(9)自身有精神病紀錄。
治療主要分為心理及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要方法,治療師透過讓患者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再次面對創傷事件,過程中幫助患者面對及控制恐懼感,同時幫助患者重新審視創傷事件的內容,以消除內疚及擔憂。另外,眼動療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s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是另一種常用於處理創傷後壓力症的治療方法,這治療法是Shapiro博士於1987年始創,而世界衛生組織於2013年將EMDR列為成人和兒童及青少年患有創傷後壓力症的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方面,血清素調節劑是最常使用的藥物,而且有顯著效果。
醫生、其他治療人員以及照顧者要不時檢視患者情緒,留意患者有可能出現的情緒困擾和抑鬱症狀。最後希望香港能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