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遇到一些父母,經常批評自己的孩子膽怯,經不起挑戰。部分家長可能擺脫不了傳統觀念,以致管教上出現問題。
儒家思想,著重「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及「朋友」這五種基本關係。當中尤以「父子」影響中國人的家庭觀念至深,令長輩總是難開口稱讚孩子。但事實上,孩子能否建立正面的自我形像,在於是否能讓孩子感受到認同和接納。因此,嘴邊的鼓勵絕對不能吝嗇。身為家長,可想一想自己過去有沒有對孩子說過以下類似的話:
1. 肯定孩子的價值:「你要堅持自己方向,相信自己的能力, 因你是獨一無二的!」
2. 給予孩子安全感:「不管發生甚麼事情,我都會伴你左右。」
3. 鼓勵孩子自主獨立:「對於你征詢我的意見,我感到高興。但我更希望你能在這事情上為自己做決定。」
4. 增強孩子的自信:「我相信你的能力,相信你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我會在你背後支持你。」
5. 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面對挑戰,不要懼怕有多艱辛,既已盡力便當無悔,問心無愧。」
6. 毫無保留地接納孩子:「無論你的表現如何,我亦為你感到自豪,因你是我的孩子。」
7.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我不認同你那種行為。若你堅持,就必須承擔一切後果。但無論怎樣,我也會陪你一起面對。」
孩子感到被愛,才會愛自己。孩子學會愛自己,才會懂得珍惜和愛別人。若家長能擺脫傳統的枷鎖,開口對孩子說上述的七種說話,多鼓勵、少責備,孩子心靈必定會茁壯成長,成為一個真正有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