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12-13 06:00:00

年少日記的反思:童年創傷可以有多深?

分享:
年少日記的反思:童年創傷可以有多深?

年少日記的反思:童年創傷可以有多深?

《年少日記》令筆者想起一句說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如果你對這句話完全沒有同感,我實在要講一聲恭喜,相信你的童年就算不是過得很快樂,至少也沒有太多難過的經歷,又或者已經不再在意。
但正如片中的鄭sir,一封沒署名的遺書勾起童年的回憶,又有如導演卓亦謙,至今仍對輕生的同學耿耿於懷。這顯示,童年創傷或負面經歷,並非一句「睇開啲」就可以抹走。

童年逆境經歷普遍

童年創傷的「深」,已有不少研究可以證實。1995年,美國的「童年逆境經歷」(Adverse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研究,調查超過17,000多名成年人的童年逆境經歷,並發現逾六成參與者遭遇過一種或以上的童年逆境,12.5%參與者更曾遭遇四種以上,顯示童年逆境經驗相當普遍。必須強調的是,童年逆境並不單單是遭遇肢體上暴力對待,還包括精神虐待、言語暴力、生理或情感忽略、父母離異,以及家庭成員有精神病史、物質濫用或入獄經歷等。ACEs及相關的研究亦指出,童年逆境經歷對兒童長大後會有一定影響,包括較高機會出現自殺傾向、患上抑鬱症等精神疾病及長期疾病等。

adblk6
韋羅莎在《年少日記》演黃梓樂的母親。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黃梓樂

負面影響或轉移至下一代

香港小童群益會亦曾於2019年發布「創傷跨代轉移研究調查」,發現有近半受訪兒童及逾六成半的兒童照顧者曾經歷創傷事件,且相關經歷愈多,出現的健康問題則愈多,包括情緒困難、較多社會功能障礙、似再度體驗創傷經歷等。而照顧者的創傷經歷,會影響他們的管教方式傾向高壓和混亂,繼而將負面影響轉移至下一代。不知讀者有沒有為意過,一些家長總喜歡說「上一代都係咁教我地,又打又罵,我地咪一樣健康長大」,或者就是這個道理。

從年少日記 反思家長管教

作為輔導員,我很欣賞《年少日記》能給予一個空間,讓觀影者能反思家長管教和童年創傷的重要性。在輔導室中,筆者亦遇過不少因為童年創傷而求助的服務使用者,只能說負面經歷不慎處理可以傷及一生。而言語上的侮辱或情感上的忽略,對兒童的傷害並不亞於拳打腳踢。 希望父母們都可以明白這些道理。

睇開啲輔導室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