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世間有一種痛,叫做痛失所愛:當你擁有時未懂珍惜,至失去後才念念不忘。甚至因思念太深,自欺地幻想着愛人仍在身旁。其實,醫學上都有一種相似情況,令不少截肢者都活於虛幻錯覺與真實痛覺之間。
所謂幻肢(Phantom Limb),是指病人在截肢後,感到失去肢體仍舊存在的一種錯覺。近乎所有截肢者,在術後初期都會出現幻肢。例如膝下截肢後,還覺得「腳趾」可以活動。至於幻肢痛,是指痛覺來自經已截肢的部位。在此,幻肢痛須與另一種常見的殘肢痛(Stump Pain)區分。殘肢痛位於截肢後的殘端,有確實的痛楚源頭,例如神經切斷後形成的神經瘤、佩戴義肢後產生的壓力點,和深層組織感染等。
醫學界至今,仍未完全掌握到幻肢的成因,但相信與大腦的感覺皮質,當失去來自斷肢的訊息後,在重組期間出現判別異常有關。以致當身體其他部位受外界刺激時,大腦會誤以為是從斷肢而來,形成包括針刺、觸電或火燒等神經性疼痛症狀。有研究指出,截肢前後採取適當的止痛療法,對預防及減輕幻肢痛有莫大幫助。故此亦可解釋到,為何在戰場上,下肢被地雷炸斷或坦克車輾斷的創傷性截肢,所產生的幻肢痛,都較糖尿腳或動脈阻塞等成因,更為劇烈和持久。
雖然幻肢痛會隨時間改善,但積極接受治療,可縮短幻肢的「長度」(Telescoping)和痛楚的過程。通常患者會感到幻肢愈來愈短,直至到達殘端後便會消失。然而治療須結合藥物、復康治療(例如經皮神經電刺激和鏡像治療)和佩戴義肢,當中以經常使用義肢至為關鍵。早有研究證實,在術後初期盡快佩戴義肢學習行走,能夠制止大腦產生錯覺,讓患者早日走出幻痛,重新上路。
其實痛失摯愛,與喪失肢體一樣,同是一種切膚之痛。有人戀惜幻愛所帶來的存在感,有人決心從幻痛中站起來。至於能讓你支撐下去的「心靈義肢」,可以是親朋、興趣和信仰。戴上它,傷心過後,你仍然有力氣去Stand Up and Move On。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