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共電視台在本年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 ,第一季自3月尾開播後口碑收視皆報捷,曾獲金鐘獎最佳編劇獎的呂蒔媛以隨機殺人的社會事件作引子,檢視人性、好壞、標籤、精神病、傳媒責任、死刑、網上判官等多項具高度爭議性的議題,成功引起大眾的關注、討論及反思,對修讀心理學的筆者,共鳴感更大,呂蒔媛在報道中分享其選題及創作動力,源自恐懼,因為她害怕隨機殺人的事件會重來,想借戲劇找出答案,其實她的好奇與動機,亦同樣是心理學家的好奇與動機。
心理學探索研究的目標,可粗略分為四點 —— 描述 (Describe) 人的思考情緒行為、解釋 (Explain) 這些思考情緒行為、預言 (Predict) 這些思考情緒行為會在何種況景發生、怎樣改變 / 控制 (Change / Control) 某些不理想、負面的思考情緒行為。改變 / 控制是探索研究最終極的目標,但要走到這一步,殊不輕易,呂蒔媛在訪問中分享,為了深入了解這個議題去撰寫劇本,她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作資料收集、如訪問角色相關的專業人員、閱讀幾十本參考書、上法庭旁聽等,又對新聞事件與網路留言的大數據作分析,跟心理學家做學科學研究的仔細認真不相伯仲,她的劇本能成功呈現每個角色的心態跟札實的準備不無關係。
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研究「追劇行為」,把參加者分兩組,一組看得獎的電視劇,另一組看生態紀錄片,然後再測試他們對36張人物的表情圖片的心理狀況作出判斷,結果觀看得獎的電視劇較看觀生態紀錄片的判斷更準確,反映更高的同理心,研究員認為,成功的電視劇中對人性的探討,角色的經歷能牽引觀眾情感,有助提升對別人身處景況的想象力和感受,而虛擬的劇情,亦會刺激觀眾去幻想和推理,提升創造力和推理能力。
筆者每年在心理學入門的課堂中也會教授《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探討的好些議題,如標籤、刻板印象及偏見的因與果、創傷後壓力症及思覺失調的癥狀、好些歸因偏誤等,祈願學生對這些議題的認知理解能讓他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但這些傳統的課堂知識傳授,也許都不及劇集豐富的呈現對觀眾來得深刻和震撼,因此,若你仍未看這套佳作,筆者今期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