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02-10 04:30:00
日報

流感發燒 自己打低病毒 ?

分享:

香港剛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已有一名年僅一歲半大的男嬰流感併發腦病變死亡,家長們怎會不緊張?雖然醫學統計資料顯示,流感併發腦膜炎的風險是十萬分之一,然而,若病童出現持續高燒就絕不能掉以輕心,因這是併發症最常見的警號。


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遇上外來病菌襲擊的自然反應,但筆者不時會遇到求診家長對子女發燒應如何處理的種種困惑和誤解。有些家長表明即使獲處方退燒藥也不會給年幼子女服用,以免有藥物副作用問題,他們會讓病童繼續發燒,相信這是可令病童身體快點產生抗體,自行「打低」病菌的最好方法。


發燒沒錯會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但並不等於會令抵抗力增強,反之,若病童持續高燒,燃燒身體,更有可能出現抽筋反應,這相當危險。而且,至今仍有不少家長會為發燒病童穿很多的衣物「保暖」,這只會令身體不能散熱。


另一個常遇見的情況,就是家長非常緊張子女生病不能上學,發燒嗎?服退燒藥後探體溫「無燒」便堅持要工人姐姐帶病童上學,這不單會增加病童在學校二度感染,令病情加重的危險,亦會增加其他同學被傳染的風險。


當然,如果病童只是單純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身體一般可自行於3至7日內逐漸痊愈,咳藥水或收鼻水藥等藥物作用是「止病徵」,令病童舒服一點,即使家長不給病童服用,病徵也能漸漸減退。然而,若期間發現病童出現氣促、持續高燒等情況,便可能是併發症問題,應盡早求醫。

adblk6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